周氏水产回应“协会除名后重新入会”:不卖阳澄湖蟹,入会是为“行业名片”|大闸蟹市场调查·追踪报道④
新黄河  2025年10月25日

10月23日,新黄河客户端刊发《被阳澄湖协会除名的“周氏系”公司,又如何重回了理事席?》,对周氏水产核心关联公司在2022年被苏州市阳澄湖大闸蟹行业协会(下称“协会”)发文开除后,又在两年后以另一分公司名义重回协会并成为“常务理事单位”的现象提出疑问。

24日,周氏水产相关负责人周友红,就“开除原因”“如何重返”以及“为何不卖阳澄湖蟹却要入会”等核心问题进行了回应。周友红称,当年的“开除”系法人变更后未及时申报导致,后续已按照协会正规手续重新申请入会。

回应“被开除”:法人变更未申报,被认定为“外地企业”

针对2022年“水云边公司”被协会取消会员资格一事,周友红给出了他的解释。

“当时我们跟水云边是合作单位,后来当地的蟹农就把法人转给我了。”周友红表示,在法人变更完成后,他并未及时向协会进行申报。

据他所述,协会后来核查时,发现该公司法人已由原先的“施金松”变更为“周友红”。同时,周友红称,由于他本人是“外地企业”,周氏水产总部在杭州,协会因此将“水云边公司”清理了出去。

“我们当时在杭州,协会在苏州,我们对这个协会也不是太了解。”周友红坦言,当时对协会的规章制度了解不够深入,导致了此次违规和“被开除”。

回应“重返”:按正规手续重新申请,考察两年后获批

在被“开除”后,其关联分公司如何又重返协会并成为“常务理事单位”?周友红表示,这是通过正规手续重新申请的结果。

“(被除名后)第二年,我们就去了解协会这个事情。”周友红称,他们了解到,重新入会必须满足硬性条件,包括“要有养殖水面,要有当地的工商营业执照”,必须“有当地的基地才能进会”。

他表示,在将所有手续和资质落实好之后,他们便提交了申请。“我们第一年没有申请到,第二年申请成功的,因为都考察的明白了。”

周友红强调,在第二次申请时,协会方面“是审核的”,完全了解新申请的分公司与此前被开除的“水云边公司”及他本人的关联。他认为,此次重新入会是“通过合法正规的渠道申请的协会”。

图源周氏水产官网,摄于2020年

回应“协会身份”:不卖阳澄湖蟹,入会是为“行业名片”

针对此前报道中“一边宣传协会身份、一边否认售卖阳澄湖蟹”的矛盾现象,周友红在采访中予以了确认,并解释了背后的商业逻辑。

“我们在整个大闸蟹售卖的过程中,我们从来没打过阳澄湖(品牌)。”他明确表示,周氏水产售卖的是“周氏”自有品牌,以江苏蟹为主,“因为螃蟹品质不一样的”,公司希望创立自己的品牌。

既然不售卖阳澄湖大闸蟹,为何还要费力加入阳澄湖协会?

周友红对此直言,阳澄湖是行业“龙头”,加入协会更多是出于品牌地位和行业认同的考虑。

“我们在这个行业里,如果说不进这个协会,人家问起来也没面子,对吧?”他将协会会员身份形容为一张“行业名片”。“你如果说正规的话,你如果说协会你都没加,说出去同行都要笑话。是这个行业的里面的这个规矩。”

他认为,加入协会有助于提升品牌的“公信力”,同时协会方面也在吸纳“像我们这些实实在在做大闸蟹生意的商家”。

对于此前调查中门店及直播间工作人员频繁使用“常务理事”身份进行宣传的现象,周友红回应称:“我们从来没有宣传周氏螃蟹是阳澄湖的。”他未否认工作人员会提及协会身份,但强调公司从未将产品与“阳澄湖”产地进行捆绑。

回应“客诉”:主做线下,线上系“本地生活”需到店核销

对于消费者反馈的蟹券“提货困难”“预约已满”等客诉问题,周友红表示,周氏水产“从来不做线上的”,主要业务集中在线下。

“我们线下品质这块是比较讲究的。比如说精品蟹,一天的量总共就那么多。”他解释,线上预约系统是按照每日订单限量排单,因此可能存在排期较满的情况。

当记者提及线上直播间确实在销售时,周友红澄清,这并非大规模电商,而是应平台要求的“本地生活”业务,主要覆盖浙江等有密集门店的地区。

“要有线下的门店,比方某个城市有门店,他到门店提货才能买这个东西。”周友红称,该模式与传统电商不同,消费者在线上购买的(无论是活蟹还是蟹卡),都必须到线下门店“核销以后才能付款”,在没有门店的城市则无法购买。(新黄河调查组出品)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  美编:杨壹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