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冯子莹 史春勇
让教育正面社会,让学生参与社会教育,济南市南上山街小学积极探索、力求创新,在老师和同学们共同努力下,创作了展示作品“鲁班锁变形记”,一起看它的诞生记吧!
借助春晚节目《秧BOT》的热潮,学校从兴趣入手,开启了美术创意作品征集,以机器人为思路主线,让孩子们进行机器人创意。孩子们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作品,其中一件作品让大家眼前一亮。它是把学校校本课程里的中国趣课程融合在了机器人身上,中国趣校本课程是体验研究传统的益智玩具,把鲁班锁嫁接到了机器人身上,将鲁班锁设计为机器人的身子。
鲁班锁遇上机器人,是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碰撞,是“人文温度”与“技术理性”的跨时空对话。如果孩子们在这样的创作中获得快乐,教育在这样的创作中得以成长反馈,那就把它放大,让它生长,让孩子们的快乐都能得到共鸣。
就这样,“鲁班锁变形记”作品雏形诞生了。学生在机器人身上进行创意绘画,让快乐传递、让快乐生长。如何让机器人更有“童趣”?让“童年”长到它的身上!学校面向全体学生征集小时候玩过的、废旧的玩具,很多孩子将自己的玩具赠予学校,给机器人当铠甲。经过同学们的粘贴、拼接和设计,穿上铠甲的机器人更酷了!
编辑:俞丹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