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所山东高校新增152个专业点,这个专业增加最多
齐鲁晚报  6小时前

近日,教育部公布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本次全国高校共新增专业点1839个,调整学位授予门类或修业年限专业点157个,停招专业点2220个,撤销专业点1428个,专业调整优化力度进一步加大。其中,山东58所高校新增152个专业点,包括4个首上专业。

全国91所高校

新增人工智能专业

从全国高校层面来看,2024年度新增备案或审批本科专业点的学位授予门类中,工学新增940个,理学新增193个、农学新增46个、医学新增16个。理工农医类专业共新增1195个,约占全部新增专业点的65%。

人工智能专业是本次新增最多的专业,共新增91个专业点,约占全部新增专业点的5%。91个专业点涉及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方科技大学、广西大学等6所“双一流”高校,以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沈阳工业大学等85所非“双一流”高校。

数字经济专业紧随其后,共新增76个专业点,涉及北京科技大学、北京语言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江南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等高校。

此外,智能建造、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智能制造工程、机器人工程、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新增备案或审批数量均超过30个。

本次公布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时,教育部同步更新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增列了29种新专业。29种新专业中,低空技术与工程成为增设高校最多的专业,包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西北工业大学6所高校开设此专业。

山东8高校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

本次山东高校共新增182个专业点,涉及58所高校。其中17个专业点为烟台大学的二学位专业,11个专业点系调整学位授予门类,2个调整修业年限。换句话说,本次山东58所高校实际新增专业点数量一共152个。

与全国高校总体情况相比,山东高校本次新增专业特点略有不同。58所山东高校新增的152个专业点中,增加最多的是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而非人工智能。

山东本次共有8所高校新增集成电路设计与集成系统专业,分别是中国海洋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理工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青岛大学、齐鲁理工学院、齐鲁师范学院。其次是数字经济,涉及7所高校,分别是山东理工大学、临沂大学、山东工商学院、山东女子学院、青岛黄海学院、山东财经大学燕山学院、齐鲁理工学院。人工智能、智能建造、金融科技并列第三,各涉及5所高校。

记者统计发现,山东高校本次仅新增5个人工智能专业点,主要原因是山东较早进行了人工智能专业点的布局。自2018年至2023年,山东已有38所高校布局人工智能专业点,位列全国第一。加上本次新增的5所高校,目前,山东共有43所高校设置人工智能专业。

此外,山东高校今年新增的专业点中,专业名称带“智能”“智慧”的就有34个,比如山东大学、济南大学新增的智能感知工程,山东农业大学新增的农业智能装备工程,康复大学新增的智能医学工程,德州学院的智慧农业等。

部分高校五年制专业

调整为四年

统计发现,本次山东有两所高校两个专业将修业年限从原来的五年调整为四年,分别是山东建筑大学的风景园林、青岛城市学院的城乡规划。

而放眼全国高校,本次共有49所高校将部分五年制专业的修业年限调整为四年。这些五年制专业主要集中在风景园林、城乡规划专业上。部分高校甚至将建筑学从五年制调整为四年制。

教育部公布的2024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将修业年限从五年缩短为四年的主要有:天津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长安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的城乡规划、风景园林;东北大学的建筑学、城乡规划;浙江大学的城乡规划;昆明理工大学的风景园林等。

记者注意到,2024年7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下达通知,提出要加大本科专业调整力度,着力优化同新发展格局相适应的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结构,明确支持高校深化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对现有专业进行改造,其中包括支持调整专业修业年限。

有高校在调整风景园林专业学制的申报材料中提到,从本专业转出的学生逐年增多,过长学制不利于稳定学生就读意愿。对于这一调整,有企业持观望态度。对高校而言,如何在缩短学制的同时保障人才培养质量,是必须面对的课题。

编辑:曹梦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