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零”再出发!解码济南高新教育的“新高地”战略
新黄河  昨天 22:11

新黄河记者:李鹏  

在9月8日济南高新区举行的庆祝2025年教师节大会上,全区教育事业发展成果得到系统总结,过去5年的卓越成就获得高度肯定。站在历史的新起点、新征程上,济南高新教育人用“以清零之姿,再造教育新高地”的情怀和勇气,勾勒出未来5年教育发展目标及路径。

“区管校聘”进一步深化。推动600余名干部、教师有序流动,实现人岗相适、资源优化,教师队伍活力显著增强;财务管理改革成效明显。在全区学校推行“统一派驻、统一标准、统一考核”模式,有效防控资金风险,相关经验获全省推广;教师培育体系持续完善。构建“区域名师—校内优师—陪学亲师”三级发展梯队,依托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教学数据与绩效评价联动。

学前教育实现“幼有优育”。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94.6%,省级一类及以上优质园占比达96.3%,被教育部认定为“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区”;义务教育达到“优质均衡”。初中学业水平持续保持领先,素质教育成果“百花齐放”;2024年,成功通过了教育部“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验收;教育内涵发展持续深化。2024年以来,以“赋能公民素养提升,润泽文明社会发展”为初心使命,创新实施全环境立德树人“三引导”行动,其中,“伙伴+”成长共同体项目获评山东省首批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典型案例。

压茬推进教育科研。2020年以来先后践行精细化管理提升年、教学模式建构年、课程建设完善年、教学成果提升年和校园文化建设年等主题,聚焦教学研究方向,提升教研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2026年基础教育市级教学成果奖评审中,高新区斩获4个特等奖,8个一等奖,全部获推参与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创新实施教育评价。推行“两翼多层”发展性教学评价,首创“体育+X”抽测模式,促进考试与非考试学科协同发展,为促进学生素养全面发展提供“高新模式”;以赛代训提升能力。通过校长论坛、教师竞赛等途径,打造“三专”型校长团队,提升教师专业能力。2024年,全区教师获市“一师一优课”一等奖比例达67%,居全市首位。

创新示范赋能教学。2023年,济南高新区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建成,这是全市首个以无人驾驶技术为特色的人工智能教育示范中心项目。智慧平台深度应用。升级智慧教育云平台,实现“集体备课四步法”全流程数字化,覆盖率100%。量子科技前瞻布局。构建覆盖1所高中及13所初中的量子科技实验室矩阵,现已开设量子课程200余场,在学生心中播下未来科技种子。

未来,高新区聚焦建设“学生多元发展高地”培育适应未来需要优秀人才。聚焦“五育并举”,开设多元化课程,精心打造集运动、音乐、美术、劳动、社会实践等多元化发展平台,共同构建学生成长的大课堂,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实践能力、文化自信与创新精神,为孩子成功、成才提供最大的可能。

全力建设“教师专业精进高地”夯实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根基。深化“金字塔”教师梯队和“三美教师”培育计划,完善分层分类培训体系,广泛开展管理专题论坛、教学各类大赛,健全基于数据的评价激励机制,畅通教师专业成长通道,同时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着力破解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

建设“基础教育创新高地”,持续优化区域发展营商环境,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全覆盖,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持续完善“两翼多层”教育评价体系。全面深化“三引导”行动,推动学校、社区教育双线并进,形成全民覆盖、普惠共享、互哺共生的公民综合素质建设新生态。

建设“教育家精神践行高地”,凝聚教育发展共识与合力。通过文化引领、机制创新,将教育家精神融入教育实践全过程。引导每一位教师将“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理想信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践行“启智润心、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恪守“勤学笃行、求是创新”的躬耕态度,秉持“乐教爱生、甘于奉献”的仁爱之心,努力成为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大先生”。

通讯员:朱士娟 高浩冉  编辑:吕冰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