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逸家小学:用5天书写一场跨越山海的教育对话
新黄河  昨天 13:54

新黄河记者:李鹏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接力,更是一场双向的成长。为落实东西部协作帮扶协议,助力临夏县教研团队提升教学研究与管理能力,近期,济南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与临夏县教育同仁携手开展了为期5天的沉浸式观摩学习活动。从校园文化感知到课堂深度研讨,从集体备课解码到管理经验共享,两地教育人用5天时间,书写了一段“互学互鉴、共促共进”的教育故事。

初遇:以文化为桥,共赴教育初心

临夏教研团队在学校相关负责人对办学理念的系统分享中,开启了对东城逸家小学的初识。

在学校德育主任赵天赐的引导下,教研团队沉浸于校园的每个角落:“一班一品”的班级文化、功能各异的学科教室、记录着“华服日”“文艺展演”的文化长廊,生动诠释了学校“管理、课程、活动、文化”四位一体的育人实践。下午,灵活分层的阳光大课间活动,展示了学校在细节处关照学生需求的匠心。首日在各学科教研组与临夏团队的深度对接中圆满结束,为后续跟岗学习奠定了坚实基础。

深研:以课堂为媒,碰撞教学智慧

10月21日,活动聚焦课堂教学与教研模式。上午,程延雪老师与魏冉老师的语文课,以情境化、游戏化的设计激发学生主动学习,随后的备课组评课直面问题,务实高效。

下午,“共生课堂”与“五真学习样态”的主题教研,系统阐释了“真情境、真问题、真探究、真交流、真收获”的课堂转型路径。同期,宋蕊明老师在高新区片区教研中执教的《线段、射线、直线》一课,与教研员穆燕老师的专业引领,共同提供了教学研究与设计的优秀范本。语文节经典咏诵会上学生的精彩展示,则为这一天增添了浓厚的文化韵味。

解码:以备课为核,共享管理经验

10月22日,老师们呈现了不同学段、不同学科的精彩课堂。教务处随后专题分享了“高新区集体备课管理模式”,从分工协作、集体研讨到资源共享,提供了可复制、可落地的实践方案。

下午,教研团队走进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美术、音乐、综合实践……学生们在社团中培养兴趣、发展特长,学校“以课程拓展素养”的思路给客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共鸣:以管理为镜,共话教育温度

10月23日,王璐老师的美术课与李冉冉老师的体育课,展现了学校在艺体素养培养上的探索。

教研团队受邀参与学校业务会议,就德育、教学、办公室管理等核心工作进行了全景式分享。下午的“教研沙龙”采用圆桌会议形式,双方围绕教研团队建设、学科活动实施、学生评价体系等议题展开深度对话。思想的火花在交流中迸发,许多共性难题在探讨中寻得了新思路。

惜别:以情谊为约,共赴教育未来

10月24日,本次沉浸式交流活动在温暖而隆重的氛围中迎来尾声。高新区管委会教育文体部领导、临夏县教研团队,以及高新区东城逸家小学、海川中学旅游路校区、高新区金谷德艺小学三校负责人共同与会。

三校领导简要分享了各自的办学特色与课程建设心得。临夏教研团队代表则以“沉浸”与“震撼”概括此行收获,对高新区“导学用大课堂”等实践及同仁的无私分享深表感谢,并赠上“齐风儒韵智惠河州”的锦旗,由教育文体部时连孝作为代表接受,寓意将泉城智慧带回临夏,惠及师生。

教育文体部党组成员李继冶表示,“这面锦旗,是临夏同仁对我们工作的最高褒奖,既是荣誉,更是责任。它象征着济临教育协作从‘输血’到‘造血’的深化。我们将继续敞开大门,搭建更广阔的平台,让更多优秀的临夏教育同仁来交流学习,也鼓励高新教师带着经验走进临夏。让‘智惠’的种子在河州大地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编辑:韩璐莹  校对:李莉  通讯员:刘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