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鹏
当我穿上小红军的军装
□济南高新区章锦小学六年级一班张蔚然 指导教师李婷
清晨的阳光刚把操场染成暖金色,我们已经整整齐齐站成了几列。挥别送行的老师,大巴车发动的那一刻,我心里满是对军事研学的期待。
孩子们穿上整齐的小红军军装。(李鹏摄)
一到基地,墨绿色的“小红军”军装就分到了手里。换上衣服、戴好缀着五角星的帽子,站在训练场上时,教官的声音突然变得格外严肃:“在学校,你们的任务是当好学生;但今天站在这里,你们是小红军!”他目光扫过我们,语气坚定,“我不管平时成绩好坏,今天你们必须成为合格的兵!要对得起胸前的红领巾,对得起头顶的五角星!”这句话像小锤子,轻轻敲在我心上。
训练正式开始。先跟着教官学会了三种简易持枪姿势,握起模拟步枪的那一刻,我忽然觉得自己真的像个小战士。随着一声“长征体验开始”,我们的“任务”也拉开了序幕。
“冲锋!冲锋!冲锋!”号角声一响起,大家立刻绷紧了神经,跟着队伍向前冲,仿佛真的在执行战斗任务。其中,最让我难忘的就是“飞夺泸定桥”。虽然演练用的桥上铺着木板,比当年红军过的铁索桥安全太多,但桥身一晃动,我的心还是跟着提了起来。“低姿匍匐,走!”教官一声令下,我们一个接一个爬上桥。人越多,桥晃得越厉害,旁边“水炮”炸开的声音此起彼伏,听得人心里怦怦跳。可我看着前面同学的背影,也咬着牙往前爬——当年红军叔叔冒着枪林弹雨过桥,可比这难多了!
到了下午,教官还教了我们好多实用知识:QBZ95-1式自动步枪的构造和原理,怎么给“伤员”包扎伤口、做简单救助。我蹲在地上,跟着教官一步步学包扎,心里想着:这些本领,当年的红军战士肯定都熟练掌握,才能在战场上保护自己、救助战友。
快乐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研学之旅很快就结束了。脱下军装,我又变回了普通的小学生,可心里总觉得多了点什么。坐在返程的大巴上,看着基地教官们的身影越来越远,我默默想:红军叔叔,如果你们能看到现在的中国,看到我们这些戴着红领巾的孩子,一定会觉得欣慰,一定会为今天的生活感到自豪吧!
编辑:韩璐莹 校对:刘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