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钱欢青
你读过金庸武侠小说吗?看过金庸武侠小说改编的影视剧吗?你最喜欢金庸武侠中的哪个人物?你想过为什么会喜欢那个人物吗?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你喜欢的那个人物身上一定有很多与你相似,或你非常认同的性格特质。近日,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居正的新书《当金庸遇见弗洛伊德》由济南出版社出版,作者将于7月27日10:00携新书亮相第32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现场(山东国际会展中心3号馆内济南展区),带你解读金庸群侠背后的心理学,让你在金庸群侠的精神分析中发现自己。
用心理学解读金庸群侠
杨过终其一生都在寻找“精神上的父亲”?“巨婴”郭芙心底最爱的竟是杨过?东邪黄药师是个典型的自恋型人格障碍患者?张无忌优柔寡断背后的心理成因是什么?是什么引发了周芷若的“黑化”与宋青书的“退行”?殷离与母亲不健康的共生关系是如何建立的?金毛狮王谢逊一直饱受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折磨?李莫愁的内心是心理学上典型的“偏执—分裂”状态?段正淳的花心与深情,在心理学上怎么解释……
你能想象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来解读金庸武侠人物的内心世界吗?2024年是金庸诞辰100周年,《当金庸遇见弗洛伊德》作为献礼之作,从心理学、精神分析的视角去解读四十余位金庸武侠经典人物,包括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张无忌、赵敏、周芷若、萧峰、段誉等。
每个武侠人物都有自己的主题曲
“凡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金庸的武侠小说伴随了几代华人的成长,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共同记忆。金庸武侠小说吸引读者之处,除了故事构思巧妙、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在于其对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对人性洞察和理解得深刻。
弗洛伊德作为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思想家、心理学家之一,他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心理防御机制”等概念,为心理学的发展和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做出了巨大贡献。
《当金庸遇见弗洛伊德》是一本从精神分析视角分析与解读金庸武侠小说中人物心理的书。当金庸与弗洛伊德两大IP结合,既让人重温经典,又能学习到很多心理学知识,对自身成长加深认识。
该书的创新之处,除了架通心理学与文学的桥梁,作者还将每个武侠人物的心声对应一首怀旧金曲,在40首怀旧金曲的旋律与意象中,走进金庸笔下40位经典人物的内心世界。如,杨过对应的歌曲是《浪子心声》,小龙女对应的是《别问我是谁》,郭襄对应的是《梦醒时分》;张无忌对应《聪明糊涂心》,赵敏对应《敢爱敢做》,宋青书对应《为爱痴狂》,周芷若对应《不需要爱情》……
相信70后80后,甚至90后对以上歌曲并不陌生,也能体会到每首歌的含义与每个武侠人物的性格与心声的对应之处。在这些歌曲的旋律中,读者可以更好地重温经典,邂逅自己曾经热血沸腾的青春。
修通自己,活出自由人生
该书作者居正,原名居志鹏,70后上海人,心理咨询师,作家,金庸武侠研究者。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心理治疗专业,中德班第8期学员,12年心理咨询经验,擅长情感、家庭、亲子、个人成长领域心理咨询。“心狮居正”公众号主创,金庸武侠人物心理分析第一人。
作为资深心理咨询师、作家、金庸研究者,居正拿起心理学这架高倍显微镜与精神分析这台超清望远镜,高清精显金庸武侠人物的每一条心灵纤维,宏观架构其人格的每一层心理空间;追溯金庸武侠人物的成长历程,找出改变其命运的关键事件,深入分析该事件对心理、成长的影响;跟随作者的条分缕析,读者可以在金庸群侠的精神分析中发现自己,整合自己,更深刻地认识自己;从而修通自己,告别精神内耗,达到深层的心灵松弛,活出自由人生。
点击图片进入专题
编辑:徐敏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