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任晓斐
2025年7月,由山东师范大学主办的“沿着黄河遇见海”沉浸式创意体验营成功举办。此次体验营获批2025年山东省对台交流重点项目,汇聚台湾中国文化大学12名师生与山东师范大学7名师生,在9天内横跨济南、泰安、曲阜、青岛四座城市,开启了一场文化溯源之旅。鲁台两地优秀青年通过非遗体验、实地探访、专题讨论等形式分享见解、畅叙情谊。
在开营仪式上,山东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孙书文对远道而来的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师生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文学院的发展历程,期待搭建鲁台青年文化交流平台。
中国文化大学教师代表王教授表示,此行不仅是一次深度的文化体验,更是心向往之的“朝圣之旅”,非常高兴能在“孔孟之乡”亲身体会儒家文化的深厚底蕴。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正式拉开了体验营的序幕。引发两岸青年对“传统文化创新表达”的热烈探讨。在山东博物馆,师生们沿着时间轴,从“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陈列”展区感受齐鲁大地的历史积淀。在山东手造展示体验中心,他们体验泥塑“泥叫虎”制作,既有对经典的还原,也有融入现代元素的创新尝试。下午,老舍故居、黑虎泉、大明湖等地的游览,让营员们对济南的文学记忆有了更深刻体悟。
除了在泉城感受自然人文之美,体验营还带领鲁台青年走近黄河文化与农耕文明。黄河文化博物馆群中的丰厚藏品自然令人印象深刻,但当他们走进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现代农业科技使“智慧农业”具象化为可触可感的场景,一片片试验田带来的是有别于文化艺术审美体验的另一种冲击。随后,他们还在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试验示范基地一起包水饺,并以一首山东“省歌”《相亲相爱》的合唱,结束了温馨而轻松的畅谈之夜。
体验营师生在水浒文化的发祥地泰安市东平县开启了一场跨越千年的文明对话。大宋不夜城的“飞跃大宋”项目,让营员们仿佛穿越到宋代,《岳飞传奇》大型实景马战表演将气氛推向高潮。山东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乌赫阳称赞表演生动演绎了岳飞的精神,“岳飞少年立志的意气风发、领兵出征的果敢坚毅、战场杀敌的英勇无畏都被生动演绎,军阵、爆破等实景使我们身临其境。”午后,营员们前往东平湖,看着八百里水泊的遗存,鲁台青年一起交流着对水浒故事的理解。随后,众人来到戴村坝,在这座被誉为“运河之心”、与都江堰齐名的水利工程面前,惊叹于古人的智慧。
离开泰安,体验营师生的脚步迈向东方圣城——曲阜。营员们在孔庙、孔林、孔府触摸历史,在尼山圣境感受文化新生,完成了一场对儒家文化的深度溯源。尼山圣境的光影水秀表演结束之后,中国文化大学的马同学难掩激动之情:“光影流转、乐声悠扬,传统与现代在这里完美交织。从‘三孔’的历史遗存到尼山圣境的创新表达,让我真切感受到儒家文化绵延不绝的生命力。”
来到体验营的最后一站——青岛,鲁台青年从青岛市博物馆内的文物看到城市发展脉络,听向导介绍五四广场的雕塑“五月的风”是为纪念五四运动而建,承载着青岛与国家命运紧密相连的记忆,奥林匹克帆船中心桅杆林立,白帆点点,2008年奥运会帆船赛事的辉煌仍在这里回响。
“遇见海”之旅从青岛啤酒博物馆启程,营员们了解啤酒酿造过程,在品鉴环节共享青岛味道。下午漫步大鲍岛,中国文化大学与山东师范大学师生还围绕“城市文创”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探讨,通过对比两岸文创在设计理念、运营模式、受众定位等方面的异同,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共同探寻传统文化与现代创意的融合路径。随后,营员们从栈桥眺望碧海蓝天,在八大关感受异域与本土风情的碰撞。
为期9天的“沿着黄河遇见海”沉浸式创意体验营,始于泉城的文脉寻迹,历经泰安、曲阜、青岛等地的文化溯源,每一处足迹都化作对中华文化的生动注解,每一次互动都成为两岸青年心灵相通的纽带。两岸师生以文化为纽带,在互动交流中凝聚起文化认同的共识,筑牢了情感联结的根基,同时也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与文化创新的蓬勃力量,为鲁台青年搭建起持续互动的文化交流平台。未来,此次沉浸式创意体验营的回响将跨越山海,使鲁台青年的情谊在文化共鸣中愈发深厚。
编辑:徐敏 通讯员:张梦莹 摄影:乌赫阳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