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台风季开始偏晚,但7至9月台风扎堆出没,生成和登陆我国的数量均较常年同期偏多。目前南海和西北太平洋仍有三台共舞,其中今年第20号台风“博罗依”将趋向华南沿海地区,可能于国庆假期前给海南等地带来强风雨天气。今年台风为何扎堆出没?未来还会有台风影响吗?
今年首个台风姗姗来迟
7至9月台风扎堆出没
截至9月24日,今年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共有20个台风生成,呈现首台风偏晚、台风扎堆出没、影响和登陆我国的数量偏多等特点。
6月10日,今年首个台风“蝴蝶”生成,较常年首台风(3月24日)生成时间偏晚两个多月。
今年台风季为何姗姗来迟?国家气象中心台风与海洋气象预报中心副主任向纯怡介绍,今年5月以来,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偏大、强度偏强是导致台风“难产”的主要原因之一,副热带高压控制范围内的下沉气流像一个巨大的“罩子”覆盖在北太平洋洋面上,抑制了台风生成所需的热对流发展。此外,由于今年热带辐合带位置偏南、北移缓慢,南海夏季风爆发的时间又较常年偏晚,使得低层辐合条件较差,也是台风生成时间较晚的原因。
9月以来已有6个台风生成。(图源:中央气象台台风网)
虽然首台风明显偏晚,但在台风季开启之后,台风仿佛在拼命加班赶进度,7月至9月共有18个台风生成,8个登陆我国,均较常年同期偏多。其中,7月有7个台风生成,3个登陆我国。8月有5个台风生成,1个登陆我国。目前9月已有6个台风生成,3个登陆我国并影响华南地区,还出现了两次三台共舞,一次双超强台风共舞的局面。7月和9月台风生成和登陆我国的数量都明显偏多,扎堆出没的特征明显。
为何台风扎堆出现?“这种情况主要受副热带高压位置、季风气流、海温等方面的因素影响。”中国天气网气象分析师霍云怡介绍,今年7月和9月,副热带高压较常年总体偏强、位置多偏北偏西,为台风形成及活跃提供空间;海表面温度高,利于台风生成及发展;台风在副热带高压环流边缘的低风切变区域活动,垂直方向的风速和风向变化相对较少,利于台风维持;副热带高压南侧对流活跃时,形成的热带扰动较多,也可能出现台风接连生成的情况。
“博罗依”趋向华南沿海
国庆假期前影响海南等地
目前,台风活跃的格局还在持续,今年第18号台风“桦加沙”、第19号台风“浣熊”和第20号台风“博罗依”正在海面形成三台共舞局面。其中,台风“桦加沙”24日至25日连续登陆广东海陵岛、广西北海和防城港沿海。
今天14时,台风“博罗依”的中心距离菲律宾马尼拉东偏南方向约860公里,中心附近最大风力12级(33米/秒)。根据预报,“博罗依”将于27日凌晨进入南海东部海域,之后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逐渐增强。28日起,其本体环流与副高边缘暖湿气流共同影响华南,海南岛大部、广西大部、广东中西部等地或现强降雨天气,部分地区有暴雨或大暴雨。
霍云怡提醒,“博罗依”移动路径及影响范围仍具有不确定性,公众请及时关注临近预报信息,做好相关防范措施,“博罗依”影响时段临近国庆假期,大家请合理安排行程,出行注意避开强风雨影响时段。
此外,未来10天,南海及西北太平洋还将有1个台风或热带低压生成。常年来看,10月平均生成台风3.47个,登陆我国0.57个,后期仍需关注副热带高压和西风槽变化情况、海面热量积累及热带扰动生成位置、活动范围等,及时关注台风动向。
编辑:刘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