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1日,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公司发布声明称,网络上关于汇源果汁“走向末路、又被资本耍了、悲剧”等多篇唱衰汇源果汁言论,均为不实信息,是恶意夸大事实、抹黑汇源果汁、诋毁民营企业及民族品牌的阴险行为。事实上,自2022年重整成功以来,汇源果汁经营情况一切正常,并持续改善,前不久还获知名第三方机构认证的“100%果汁全国销量第一”的市场地位证明。
汇源果汁“卖身”失败
今年4月23日,国中水务对外宣布终止对汇源果汁的收购事项。
公告表示,交易终止主要因为截至公告日,交易标的的股权仍处在冻结状态,存在限制转让的情形。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和经济观察网的报道称,有相关人士透露,待外部条件改善,国中水务不排除重新评估相关战略机会的推进可能。
有分析认为,国中水务间接控股北京汇源是为了借壳。对国中水务来讲,北京汇源有望大幅提升其盈利水平,而对北京汇源来说,这样可以简化其再次上市的难度。
没想到半路杀出了粤民投。粤民投慧桥捌号(深圳)、慧桥叁号(深圳)以侵权责任纠纷为由,向深圳市福田区法院提起诉讼保全,冻结了上海邕睿所持诸暨文盛汇52.47%股权。
尽管上海邕睿已对上述保全裁定和超额保全行为提起复议和执行异议,但国中水务对北京汇源的收购不得不暂时搁浅。
昔日的果汁王者
1994年,“有汇源才叫过年呐”的广告词让汇源果汁家喻户晓,开启了汇源果汁的快速发展之路,并在2007年创造港交所该年最大的IPO,开盘首日汇源果汁的市值达到了313亿港元。
在上市次年,汇源果汁更是在全国建了32座工厂、买了20座种植园,营销网络深入到县级。2008年,汇源果汁的年销售额达到了24亿元,市场占有率高达42%,一时风头无两。
也是在2008年,饮料巨头可口可乐看中了汇源果汁。该年9月,可口可乐全资子公司大西洋工业公司,提出以12.2港元/股(总额179.2亿港元)收购汇源果汁,超过当时股价4.14港元的2倍。
汇源果汁创始人朱新礼对可口可乐的收购表现得尤为积极,在他看来,如果汇源果汁能够进入可口可乐的销售渠道,销量将大幅提升,甚至有望实现品牌的国际化。
在收购洽谈期间,朱新礼已经着手调整汇源果汁的经销商和采购渠道。有媒体报道称,自开始与可口可乐对接,汇源果汁已经减少了21个省级代理、裁减了4800名营销员工,自身的销售能力几近减半。
不过,由于《反垄断法》的施行,该收购最终在2009年被商务部叫停。收购失败后,汇源果汁连续三天暴跌,接下来,汇源果汁更是陷入了连续7年的亏损。
2017年,汇源果汁的债务规模达到了114亿元,同时公司资产仅为45亿元,严重资不抵债。2018年4月,汇源果汁更是因一笔超40亿的违规贷款停牌,并在三年后的2021年1月被取消上市地位,退市时市值仅为54亿港币。2022年6月,汇源果汁被法院裁定进入重整程序,同年获批重整。
退市后的汇源分为了两部分:北京汇源饮料食品集团有限公司(下称“北京汇源”)和北京汇源食品饮料有限集团(下称“汇源集团)。北京汇源拥有原汇源果汁的所有商标及品牌所有权,销售渠道,及部分生产设备;汇源集团则拥有全部的果园种植基地以及大部分生产线。目前,北京汇源将生产外包给汇源集团,自己则负责销售,二者“分家但则不分家产”。
根据企查查数据,目前,北京汇源的最大股东为诸暨市文盛汇自有资金投资有限公司,持股比例为60%。
综合观察者网、“汇源”微信公众号
综合编辑:郑楚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