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二板面”加盟罗生门:加盟商独家回应“被逼换牌”内情与时间线,品牌方回应核心指控“不清楚”| 大鱼财经
新黄河  10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杜林  

济南“电厂二板面”与“朱婆婆甜沫板面”的品牌纠纷在创始人张文刚与加盟商朱立叶各自公开发声后,并未平息,反而因更多细节的披露而愈显复杂。

5月20日,朱立叶接受新黄河记者独家专访,就其为何斥资近20万更换近50家门店招牌、如何看待品牌方“私换料包”的核心指控,以及她眼中品牌方“违约在先”的关键证据等,提供了更为详尽的叙述和时间线索。她表示自己感到“窝囊”,并表示所有说法均有证据支撑。

当日下午,新黄河记者多次尝试联系“电厂二板面”品牌创始人张文刚求证,截至发稿前未获其本人直接回应。其公司美华餐饮一名工作人员随后回电,对部分情况进行了简要说明,但对引发争议的多个核心事实细节,该工作人员多次表示“具体不太清楚”。这使得围绕双方的诸多疑团仍待解开。

朱立叶独家回应:“换料”指控源于仓库共用误会,50万保证金成导火索

针对品牌方张文刚指控其“私换料包”并以此作为后续系列行动的理由,朱立叶首次对所谓的“仓库疑云”给出了完整解释。

她回忆,事件起因是2024年10月左右,张文刚到访她公司共用的仓库时,拍到了其他品牌的调味料。“他当时就质疑我‘串料’”,朱立叶解释道,“我的公司旗下并非只有‘电厂二板面’一个餐饮项目,还有火锅店等其他品牌,这些项目共用一个大仓库。那些被拍到的胡椒粉、味精类的料粉,是用于火锅店等其他项目的,与‘电厂二板面’毫无关系。”朱立叶说。

朱立叶称,当时她便向张文刚极力澄清,并主动提出可以现场取样、品尝,为自证清白,当晚便带着张文刚前往她的火锅店,希望他能亲眼看到那些料包的真实用途。“我当时很坦诚,朋友圈也天天发火锅店的内容,他不可能不知道。张文刚在火锅店吃饭时,态度确实有所缓和,我以为这个误会就此翻篇了。”

令朱立叶始料未及的是,大约一两周后,张文刚便以此“仓库发现其他料包”为由,向她提出了重新签订第三份合同,并要求缴纳高达50万元的保证金。“我当时就觉得非常可笑,也立刻明白了,仓库的料包可能就是个借口,真实目的就是要这笔保证金和一份新的、可能更苛刻的合同。”朱立叶认为,品牌方此举是在“设局”,为后续的施压和可能的“割韭菜”铺路。她表示,愿意梳理并公开2024年全年的“电厂二板面”料包进货单据,以证明自己规范经营。

对于“私换料包”的指控细节及证据情况,美华餐饮工作人员在通话中表示:“这个具体我不太清楚。”

年初“摊牌”:1月4日确认“断供”,连夜启动近20万元的换牌计划

在朱立叶看来,直接触发她下定决心与“电厂二板面”品牌切割,并斥巨资更换为“朱婆婆甜沫板面”的导火索,发生在今年1月4日。她在接受采访时证实,此前其在短视频中披露的与张文刚的通话录音,正是当天双方就供料问题进行“最后确认”的内容。

“在这之前,张文刚就以各种理由,包括保证金等问题,多次威胁要给我们断货、摘牌。”朱立叶形容当时的心情“就像一把利剑悬在头顶,天天被威胁着赚钱,挺不容易”。她说,到今年1月4日晚上,那是一个随机的电话,“我再次和他确认,是否真的因为我们不接受新合同和保证金就不再供料,得到了他肯定的答复后,我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朱立叶表示,其在济南的四十多家“电厂二板面”门店绝大部分为直营,涉及三百多名员工的生计。“一旦断料,所有门店都将陷入瘫痪。我不可能眼睁睁看着自己辛苦几年的心血和员工的饭碗就这么没了。如果我继续用他的牌子,自己想办法找原材料,那不就正好坐实了他所谓的‘违约’吗?”因此,在1月4日确认品牌方将停止供料的当晚,朱立叶便紧急联系各方资源,开始订购新招牌。

“我统计过,光是更换所有门店的招牌,我就直接投入了将近20万元。”她表示,此举完全是“被逼无奈”的自救行为,“换招牌对我来说意味着巨大的商业风险,顾客需要重新认知品牌,正常生意人谁会愿意自己吃饱了撑的,花这么多钱和精力去做这种事?”

对于“停止供料”的说法,美华餐饮工作人员在通话中给出了品牌方的版本:“据我了解,中间有工作人员跟她(朱立叶方)联系过,问她需不需要进货。他们那边的负责人袁先生回复的是他备的货还够,后来一直也没要过。”但具体是何时联系以及袁先生何时表示货够,该工作人员表示“具体啥时候我不知道”。

加盟商指控品牌方“4.29违规授权在先”,对方反称其“早已换牌弃约”

如果说1月4日的“停供确认”是直接导致朱立叶更换招牌的行动开端,那么品牌方在4月底的一次操作,则彻底击碎了她对双方关系可能通过协商解决的最后一丝希望,并成为她指控品牌方“违约在先”的核心证据。

朱立叶在专访中详细披露了发现过程:在今年4月20日左右,当双方律师仍在就合同问题进行沟通协商期间,她注意到在美团、大众点评等线上平台,济南天桥区K88名泉春晓附近一家原招牌为“正宗菏泽板面”的店铺,突然更名为“电厂二板面”。“我是济南区域(除章丘外)的独家代理,合同也并未解除,这个新店非常蹊跷。”朱立叶立即通过平台知识产权申诉渠道进行投诉。

“申诉过程需要几个工作日。直到5月初,平台驳回了我的申诉,理由是对方提供了品牌方的正式授权书。”朱立叶激动地表示,“我拿到那份平台反馈的授权书截图,发现授权书上盖着山东美华餐饮有限公司的章,授权日期写着2025年4月29日。而品牌方是在4天后的5月3日才向我发出的《解约函》。”

在朱立叶看来,品牌方在双方独家代理合同依然有效、解约通知尚未发出、且双方律师仍在沟通的情况下,就将品牌授权给了济南区域内的第三方,这是类似“一房两卖”行为,严重违反了合同约定,毫无契约精神和商业诚信可言。“这才是让我觉得无法再忍耐,必须站出来把所有事情说清楚的根本原因。”朱立叶同时透露,在此之前,她已掌握部分证据,显示品牌方可能存在私下向济南其他未挂“电厂二板面”招牌的店铺供应“电厂二板面”料包的行为,例如她曾发现过外包装标签被撕毁的料包。

对于为何在与朱立叶的合同正式解除前就向第三方授权,美华餐饮工作人员在通话中解释称,是因为朱立叶先行更换了所有门店招牌:“(加盟商)那边自动就解决了,她(的‘电厂二板面’)一家店都没有了,门头在年前换了一部分,换了有一半,过完年她又换了一半,一家店都没有了。我们不能市场一直给她留着。”该工作人员还提及期间尝试联系朱立叶但对方不接电话,故品牌方认为其“自动放弃”。当记者追问此举是否咨询过律师时,该工作人员表示,济南电厂二板面一家门头都没有了,“我们一直等着她,难道等十年二十年?一直等到也不现实。”

加盟费两个月涨三次?品牌方:她自己清楚

回顾4年的合作,朱立叶用“窝囊”来形容自己的感受。她再次提及合作初期的经历:2021年9月签订第一份合同后,由于济南首店迅速火爆,品牌方在短短两个月内,即2021年9月至11月间,通过电话通知和要求重签合同的方式,将单店加盟费从15800元历经18800元最终涨至39800元,且后续新开门店均按最新价格执行。

她认为,自己十多年的餐饮经验和团队的努力将“电厂二板面”在济南从0打造成了区域爆款,但品牌方除了商标授权外,几乎未提供实质性的运营支持,却在品牌做大后试图通过各种方式“变相涨房租”,“想把我一脚踢开,再割一波新韭菜。”

对于加盟费上涨的具体情况,美华餐饮工作人员仅简单表示:“具体情况加盟商比谁都清楚。”并未提供更多解释。

据美华餐饮工作人员称,“电厂二板面”商标由张文刚先生本人注册多年,其使用的门店形象也已有十余年历史。公开报道显示,张文刚、王美华夫妇于2007年创建菏泽电厂二板面,目前在全国的加盟门店约260余家。

目前,对于品牌方已提起的诉讼,朱立叶表示,据她了解,法院尚未正式受理,“仅仅是网上提交立案”,而她和她的团队也正积极准备提起反诉。美华餐饮工作人员则对诉讼是否已立案表示“不太清楚”。

这场围绕知名板面品牌的加盟风波,因双方各执一词且核心细节说法不一,显得更加复杂。最终的责任归属与事实真相,有待双方在法律框架内提供更全面的证据来证明。新黄河将对事件进展保持密切关注。

【相关链接】

“电厂二板面”加盟纠纷从口水仗到对簿公堂,谁在砸谁的“锅”?律师解读

摄像:杜林  剪辑:刘美琪  编辑:韩璐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