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游埠走红背后的民间力量
新黄河  3天前 20:52

新黄河记者:陈国亮  

兰溪市游埠镇虽号称浙江四大千年古镇之一,但之前的知名度并不大,并非热门旅游地。但在七八年前,它以“江南第一早茶街”的标签在网上突然走红,之后每年的游客量达数百万之多。来自游埠镇政府文旅办的统计数字显示,今年国庆中秋双节期间,游埠每天的游客量都在6万人次以上。

10月4日、5日,新黄河记者在游埠走访政府部门和民间人士发现,游埠的走红与地方政府的适时引导、精准发力和大力推动有关,随着政府深入挖掘并弘扬游埠古镇的早茶文化,巧妙结合“早茶”与“摄影”两大文化元素,打造出独一无二的“江南第一早茶街”。同时,在政府运作的背后,还有一股民间力量也在默默地助力推动着。

比如,号称“游埠通”的邵伟荣,承包小山林后搭建白鹭观景台,吸引了全国摄影师和摄影爱好者来游埠拍摄;号称“世代开茶馆”的夏武春,在游埠古镇最冷清的那几年坚守着老街,多年如一日地聚拢了全镇的上百位老茶客;号称“古镇形象代言人”的张宝金,则每天坚持步行数里到古镇老街喝茶,不厌其烦地配合摄影师和广大游客地拍摄要求,以其一幅经典“老茶客”的形象,代言了千年古镇的历史文化底蕴,让游埠文旅在网上一炮打响……

早茶摊是游埠早茶文化的特色

当年白鹭引来全国摄影家

听说记者是来体验采访古镇早茶的,游埠镇政府相关负责人称,“去找邵伟荣就行”,“他对古镇上什么都门儿清”。

邵伟荣,1971年出生,今年54岁。他现在的身份是游埠古镇景区建设开发有限公司的员工、游埠镇金湖村支部书记。

2005年,邵伟荣在游埠镇刁家村担任村干部(刁家村在2017年与另几个村合并称金湖村)。他发现村里一座名叫野狐山的小山林,山上的树木是村集体种下的,树龄已有40多年。有一年,山上第一次飞来一群白鹭,数量有几十只。后来,邵伟荣发现,每年3月,都会有白鹭飞来野狐山,栖息在十几米高的水杉树上繁衍后代,直到秋天后离开。

2008年,邵伟荣和村里签了整片山林承租合同,开始对树木进行补种,扩大山上绿色植物的面积,以给白鹭提供更多的栖息场所。生态环境变得更好后,栖息的鹭也越来越多,有白鹭、灰鹭、苍鹭和黄嘴白鹭等10多个品种。每天清晨和傍晚,成群的白鹭在空中自由翱翔,吸引了远近众多爱鸟者和摄影爱好者前往观赏、拍摄。邵伟荣又自掏腰包,办起小农庄,修起游步道,搭起观鸟台。渐渐地,游埠有大片白鹭的消息,在全国摄影圈里流传开来。一些摄影作品的获奖,也让游埠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许多摄影家为拍到满意的作品,在游埠一待就是十几天。可自己的农庄只提供餐饮,不能住宿,邵伟荣就把他们往游埠镇上带。久而久之,远道而来的一些摄影师,不再满足于只拍白鹭了。纷纷好奇:“还有哪里可以成为下一处拍摄地?”

游埠早茶街,就成了邵伟荣推荐的不二之选。来自全国各地的白鹭爱好者来了之后,一下就被古镇上的早茶文化惊艳到了。

拍摄“老茶客”获奖引来全国游客

听说记者要采访一位古街上有代表性的茶馆老板,邵伟荣马上推荐了后街“武春茶馆”老板夏武春。

十几年前,游埠旅游业尚未走红,老街上原来的茶馆老板纷纷外走转行,古镇早茶很冷清,唯有“武春茶馆”一直坚守着,并聚拢了张宝金等上百位年纪大的老茶客。

夏武春生于1973年,是游埠镇上的原住民,“武春茶馆”的两间房是他自己的。他告诉记者,他家茶馆开了上百年,从他太公开始,到他爷爷和父亲。他自己则是在1999年开茶馆摆小吃摊,生意一直不温不火,挣不到钱,“上午9点之后,老街基本就空了。”

但他一直坚守,为自己,也为那些每天刮风下雨都要来的老茶客。“张宝金从20来岁时就在我家的茶馆喝茶,一直到80多岁。老茶客有个传统习惯,喝茶喜欢固定茶馆、固定位子,不会换或变动。”

张宝金,游埠镇洋港村人,一位普普通通的老农民。在茶馆老板夏武春印象中,张宝金平时须发皆白、面容瘦削,其平生最大的爱好就是喝茶与抽烟,每天清晨最重要的事就是徒步半个小时,来茶馆泡上半天。

被邵伟荣推荐到古镇老街的外地摄影爱好者们,来到夏武春的茶馆,把镜头对准了张宝金老人。

2017年11月,在第26届全国摄影艺术展览上,一张拍摄张宝金的照片获得了金奖。照片中,他提着烟筒,静静喝茶,扁平的竹凉帽,瘪瘪的嘴巴,生动还原了“从前慢”。张宝金的老茶客形象引起轰动,一夜成名。

获奖的张宝金老茶客照片至今仍挂在夏武春茶馆的墙上

自此,张宝金走到哪里,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的镜头就跟到哪里,大家争相拍摄他的日常喝茶、抽烟情景。他的老茶客形象又和游埠早茶文化深深结合在一起,被摄影界广泛传播。他成了网红,也成了游埠文旅的形象代言人。

拍照的人多了,为了满足这些摄影家和游客的需求,张宝金后来干脆做起了摄影模特,每天去茶馆喝喝茶、抽抽烟、聊聊天,每个月有1000多元的收入。一直到2020年5月1日,张宝金在88岁时去世。

老街走红后,政府和民间继续在努力

游埠镇除了有早茶文化,它还是世界著名摄影大师郎静山的祖籍地。当年把全国摄影师们引到游埠古镇老街后,邵伟荣并没有停下助力家乡发展的脚步。2015年,游埠镇成立镇商业联合会,他被推选为会长后,就专门从事古镇旅游开发工作。他策划办了水上婚礼、农民摄影展、农民画展、狮子表演、旗袍队表演等一系列活动,每年还组织策划外地摄影团队来游埠开展采风活动。同时,他鼓励弟弟开茶馆,与弟弟一起挖掘兰溪的非遗美食肉沉子。

游埠老街上的美食品种 图片来自网络

2017年,游埠早茶文化和摄影文化开始在网上走红,同年,游埠镇的小城镇改造竣工,游埠镇大力开发建设文旅业的条件开始成熟。兰溪市委、市政府精准发力,深入挖掘并弘扬游埠古镇的早茶文化、摄影文化,巧妙结合“早茶”与“摄影”两大文化元素,打造游埠的“江南第一早茶街”。

游埠镇政府推出“四面接轨兴古镇,三产并举立新城”和“打通外部,激活游埠、再造商埠”之举措。这几年,游埠镇围绕“郎静山摄影小镇”的定位,结合国家4A级旅游景区打造和美丽城镇省级样板镇创建,以摄影、艺术、文化为核心,综合当地旅游发展方向及趋势,打造全新的目的地景区。两级政府开始动员全市各地商户到游埠老街开茶馆、小吃、店铺、工艺品店、读书吧、酒吧、非遗专卖店,全市的商户纷纷积极响应。

经过几年的发展,老街早茶日渐兴旺。2020年,全国超百万游客前来游埠“打卡”,到2023年、2024年,游客量分别达到230万和315万。2025年上半年,游客量已达193万。

游埠镇政府文旅办负责人告诉记者,国庆中秋双节假期,镇政府全体干部每天全员上岗,景区工作人员、安全巡查员和志愿者也全员在岗。10月1日,游埠迎来全国游客3.5万人,次日就增加到每天6.8万,之后每天都稳定在6万多人。

(除注明来源的图片外,本文图片、视频均为陈国亮拍摄)

摄像:陈国亮  剪辑:刘美琪  校对:王菲  编辑:杜亚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