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冉
在开年DeepSeek爆火之后,AI概念股也成为投资者关注的焦点。2月27日晚间,素有“中国AI芯片第一股”国内芯片龙头企业寒武纪发布2024年度业绩快报显示,报告期内,寒武纪营收同比增长65.56%至11.74亿元,但净亏损仍达4.43亿元,尽管较上年同期的8.48亿元亏损有所收窄,但仍未能实现年度盈利。
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寒武纪在2024年第四季度实现了单季度盈利2.81亿元,这也是寒武纪上市至今首次单季度盈利。虽然业绩有转暖迹象,但企业在二级市场却遭遇了资金抛售,2月28日盘中股价一度重挫超8%。
公开资料显示,寒武纪全称中科寒武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3月15日,是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产品研发与技术创新的企业。这些芯片主要用于高性能计算和人工智能任务。寒武纪的创始人陈天石博士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曾担任中国科学院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目前,陈天石博士持股比例为28.69%,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持股比例为15.73%,显示出寒武纪在国家支持下的科研背景。
虽然被冠以“AI芯片第一股”,但寒武纪过去几年的业绩表现仍未达预期。
2021年至2023年,公司分别亏损4.35亿元、8.25亿元和8.48亿元,2024年的亏损虽有所收窄,但仍未扭转颓势。根据公司2024年第三季度财报,寒武纪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85亿元,归母净利润亏损7.24亿元。据此计算,寒武纪第四季度实现营收9.89亿元,环比增长820.4%;单季度实现归母净利润2.81亿元,这也是寒武纪2020年上市以来首次实现季度盈利。
寒武纪亏损主要源于其高额的研发投入和行业特性。作为一家专注于人工智能芯片设计的企业,寒武纪需要持续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技术研发和产品迭代。2024年,公司在研发上的投入占营收比例居高不下,尽管营收大幅增长,但仍难以覆盖高昂的研发成本。2024年上半年,寒武纪研发投入占比690.92%。
国海证券研报指出,公司确认收入存在季节性波动,去年第四季度往往是交付和订单下达的高峰期,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收入确认周期。虽然国海证券预期寒武纪2025年营收有望增长,且基于2024年第四季度较高的归母净利润,认为业绩拐点或已出现,但这一判断仍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从产品特性而言,寒武纪专注于为AI芯片的研发,虽然在特定场景下具有更高的能效比和性能优势,但其通用性较差,市场覆盖面有限。
虽然公司亏损局面未改,但报告期内,寒武纪股价表现强劲,累计涨幅近5倍,成为A股年度 “涨幅王”。有分析表示,股价的大幅上涨更多是基于市场对人工智能芯片领域的未来预期,而非公司目前的实际盈利状况。
进入2025年,寒武纪依旧延续涨势,2月25日盘中股价一度攀升至818元/股的历史高位。然而,在业绩快报发布后的2月28日早间,AI板块整体低开,寒武纪盘中一度跌超8%。截至当日收盘,报735.44元,跌幅收窄至7.61%。
当天,有投资者提问,如果股价大幅回落,公司是否有回购等应对措施的问题。对此,寒武纪工作人员回应,“要看情况,现在也不能早早做决定,如果有回购计划会发公告,我们也有一次回购(方案)还在实施中”。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