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快驴科技冲刺港股,鲁企为何偏爱赴港上市?|大鱼财经
新黄河  2025年05月21日

新黄河记者:苏冉  

在A股市场IPO持续收紧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国内企业开始赴港上市。5月19日,山东快驴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快驴科技”)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港交所主板挂牌上市,交银国际为独家保荐人。这是该公司第一次递表港交所,作为市占率位列中国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服务商第一位的快驴科技,其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目前拥有超过950名区域服务商及2万家合作门店。

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总数达到了69家,从市值方面来看,山东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接近1.4万亿港元。业内观察,相较于部分内地资本市场,港股上市要求相对宽松,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企业的融资需求。专家提醒,港股市场主要以专业投资者为主,企业需要在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吸引力方面下更多功夫,以获取投资者的认可和资金支持。

http://img03.e23.cn/9f11565ef4eabbfe63ddaa034ed3a354

短距离绿色出行综合服务市占率第一,快驴科技最大供应商为超威集团

招股书显示,快驴科技2014年成立于泰安市,是一家为轻型电动车用户、大型商业物流配送的服务商,为客户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短距离绿色出行需求。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按2024年收入计,快驴科技是中国内地领先的短距离绿色出行科技综合服务商,市场份额为2.2%,排名第一。

公开资料显示,快驴科技的主要业务包括提供铅酸电池及锂离子电池等电池产品、销售充电器、轮胎等短距离轻型电动车的各种零件和配件,以及向当地合作门店提供技术及人员培训和提供咨询服务。截至2024年12月31日,快驴科技的服务网络已覆盖全国31个省份,拥有超过950名区域服务商及2万家合作门店。业绩方面,2022年到2024年,快驴科技分别实现收入13.11亿元、12.23亿元、16.31亿元;同期,年内溢利及全面收益总额分别为629.3万元、229.5万元、799.3万元,存在利润波动情况。

http://img03.e23.cn/915b7b1efb363f917d8b69b9907e6ce5

从股东结构来看,长兴明远、武英杰及长兴明威分别直接持有快驴科技股62.55%、13.50%及9.45%的公司股权。武英杰直接持有长兴明远21.60%的股权,并通过长兴龙威间接控制长兴明远13.00%的股权;长兴龙威为公司的员工投资平台,武英杰持有长兴龙威11.1112%的股权;长兴明威为公司的员工持股及投资平台,长兴明远持有长兴明威4.7619%的股权。因此,武英杰通过长兴明远、长兴龙威及长兴明威直接及间接控制公司股权合共85.50%,为该公司的控股股东。

值得一提的是,招股书披露,超威集团为公司第一大供应商,快驴科技自2017年起,与该集团保持密切业务关系和长期合作。2022年至2024年,快驴科技向超威集团采购金额分别为12.45亿元、10.03亿元、15.08亿元,占总采购额的98.5%、87%、99.2%,远高于其他供应商。超威集团不仅供应铅酸电池,还提供OEM服务,支撑该公司自有品牌产品。

武英杰与超威集团关系密切,其自2016年8月至2019年11月,担任浙江金超威能源有限公司的总经理,主要负责“金超威”品牌电池的营运决策及管理。招股书特别提醒:“公司无法保证日后将能够维持与超威集团的业务关系。倘超威集团决定终止与公司的业务关系,公司的业务运营、财务业绩和竞争力将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http://img03.e23.cn/e4d608290210658f01cf5a1f65008612

此外,据招股书披露,快驴科技此次IPO募集资金将用于扩展服务网络、提升门店形象及设立新产品体验区;海外市场拓展;扩展国内共享出行业务;通过发展铅酸电池工厂及镁合金车架工厂,进行上游产业链延伸;进一步发展商业物流配送行业客户相关业务等。本次全球发售包括香港公开发售及国际配售两部分,发售股份总数及最终发售价尚未披露。

快驴科技在招股书中还提示,公司产品存被索赔及被召回风险,或因此损害公司品牌形象以及业绩增长。另外,消费者减少消费、中国内地轻型电动车行业增长放缓、新国标全面实施后对车辆零部件更换需求的潜在变化、供应链及物流瓶颈等其他变动,均可能会导致公司收入及溢利增长可能放缓或收入及溢利下降。

去年山东69家企业在港交所上市,IPO门槛降低但合规成本更高

不仅是快驴科技,“赴香港上市”已然成为去年以来资本圈的高频热词。

近年来,港交所持续推进上市制度改革,欢迎企业赴港上市,同时内地政策也在加强拓宽企业境外上市渠道,双重政策利好进一步助力港股IPO。2024年10月,香港交易所与香港证监会发布联合声明,宣布优化新上市申请审批流程时间表,为准申请人及其顾问在制定上市计划方面提供更大的确定性和透明度。

事实上,自2024年“8·27新政”实施以来,A股IPO的通道便逐渐收窄,2025年一季度,沪深板块IPO受理数量仅12家,科创板占比过半,重点支持半导体、生物医药等“硬科技”企业。伴随着A股IPO紧缩,同时鉴于美国市场局势不明,港股成为包括鲁企在内众多企业上市的首选目的地。

山东方面一直在积极推动企业赴港上市,提供政策指导和资金支持。去年底,山东省委金融办联合省农业农村厅、省文化和旅游厅共同举办“携手香港市场 助力鲁企发展”全省企业赴港上市专题培训会,帮助企业了解港交所上市最新规则,支持符合条件的企业港交所上市融资。

数据显示,2024年山东在港交所上市的企业总数达到了69家,从市值方面来看,山东港股上市公司总市值接近1.4万亿港元。其中,海尔智家(6690.HK)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兖矿能源(1171.HK)、潍柴动力(2338.HK)、山东黄金(1787.HK)等企业的市值也都超过千亿港元,这些大型企业在市场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这些港股上市公司中,有不少公司属于A+H股同时上市的情况。像海尔智家、兖矿能源、潍柴动力、山东黄金、青岛啤酒、中国重汽、华电国际、青岛港等企业,在A股和H股市场都有着较高的权重。

http://img03.e23.cn/eb1f6f3d37e84d79b768b8a6ec03ee4b

今年以来,赴港上市热度依旧不减。Wind数据显示,2025年初至5月中旬,国内已经有21家企业登陆港股市场,同比增加6家,合计募资234.72亿港元,同比增长198.32%。此外,港股“上新”速度正在加快。从行业分布上看,今年港股IPO公司主要来自消费者服务、有色金属、医药生物、耐用消费品、银行、高科技等行业,新消费+科技类公司占据了主流。

省内方面,3月25日,南山铝业国际控股有限公司在港交所挂牌交易;4月27日,青岛国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称,公司已正式启动境外发行股份(H股)并在香港联合交易所上市相关筹备工作;5月2日,位于济南的建邦高科有限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

热度之外,业内专家提醒,在监管方面,港股上市企业受到的监管和合规成本要高于A股。香港上市的企业需要按照国际会计准则和香港的监管要求进行信息披露和财务管理,这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管理难度。企业需要投入更多人力、物力和财力来满足监管要求,确保信息披露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外,在募集资金难度上,港股相较A股市场难度更大。港股市场主要以专业投资者为主,对企业的投资决策更为谨慎,企业需要在提升自身竞争力和吸引力方面下更多功夫,以获取投资者的认可和资金支持。

见习编辑:樊雨晴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