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冉
在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生效半年后,针对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商的反洗钱管理细则终于发布。6月30日,央行发布《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管理办法》(下称《办法》),明确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商从业机构的反洗钱和反恐怖融资工作要求。
公告明确,对于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从业机构应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交大额交易报告,且应当根据客户洗钱风险状况,在交易开始前或者交易结束前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尽调措施包括通过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识别并核实自然人客户身份等。
《办法》明确,贵金属是指黄金、白银、铂金等及其铸币、标准条锭、制品、中间产品和精炼后的原材料等;宝石是指钻石、玉石等天然宝石的各类原材料及首饰、制品实物形态。《办法》要求的辖区内贵金属和宝石从业机构包括:上海黄金交易所、中国黄金协会、中国珠宝玉石首饰行业协会、上海钻石交易所等会员单位或成员单位。
按照《办法》,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贵金属和宝石现货交易商应当勤勉尽责,遵循“了解你的客户”原则,根据客户特征和交易活动的性质、洗钱风险状况,开展客户尽职调查。
这些情形包括: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有合理理由怀疑客户及其交易涉嫌洗钱活动;对先前获得的客户身份资料的真实性、有效性、完整性存在疑问。
《办法》要求,从业机构应当根据客户洗钱风险状况,在交易开始前或者交易结束前完成客户尽职调查。尽调措施包括通过身份证件或者其他身份证明文件识别并核实自然人客户身份、通过营业执照或者其他证明文件识别并核实法人和非法人组织客户身份等。
值得注意的是,监管层面采取风险差异化策略,对高风险机构强化监管措施,低风险机构可简化或豁免,同时指导行业自律组织建立包括风险评估、自律规范制定、培训宣传等在内的十大职责体系,防止犯罪分子通过股权控制等方式渗透从业机构。
操作层面,《办法》构建全流程管理体系,要求从业机构建立反洗钱内控制度,指定专人牵头、明确岗位职责,依风险与规模配备人员,确保其具备专业能力与操守;定期开展洗钱风险评估,周期最长3年,遇重大变化或推出新产品等及时评估并降险;同时,根据客户尽职调查信息开展风险分类管理,持续关注长期客户风险、交易及身份信息变化,更新补充资料,确保业务交易符合客户认知。
此外,《办法》要求客户单笔或者日累计金额人民币10万元以上(含10万元)或者等值外币现金交易的,从业机构应当在大额现金交易发生后5个工作日内提交报告,发现任何可疑交易无论金额大小均需及时上报,客户身份资料和交易记录需保存至少10年。
据悉,年初新版《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洗钱法》实施后,特定非金融机构的各行业主管部门,如住建部、财政部等,也将出台各行业的反洗钱工作指导文件,并推动执行落地。此前,财政部已于2025年5月16日发布通知,就《会计师事务所反洗钱工作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面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编辑:孙菲菲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