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港股IPO募资暴增688%!“宁王”第一“雪王”第四,谁是下一个“吸金王”?| 大鱼财经
新黄河  2天前 23:25

新黄河记者:刘瑾阳  

今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量价双爆发”,表现相当亮眼,募资金额迎来爆发式增长。从整体数据来看,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在港股主板成功IPO上市,较去年同期的30家上升43%。IPO募集金额已经超过去年全年,达到106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的135亿港元大幅上升688.56%。

今年上半年,有3家企业在港股的募资额超过百亿港元,分别是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和海天味业,实际募资额分别为410.06亿港元、113.74亿港元和101.29亿港元。Wind数据显示,这三家企业的募资额合计占上半年港股总募资额过半,成为港股IPO市场的中流砥柱。

IPO市场量价齐升

中金公司保荐规模第一

去年4月19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5项资本市场对港合作措施》中明确表示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在港股市场上市,以获取资金支持和发展机会。

具体来看,2025年上半年共有43家企业在港股主板成功IPO上市,相较于去年同期的30家,大幅增加了43.33%。港股“排队上市”的热度不断攀升,市场对新上市公司有着极高的热情和投资意愿,也为上半年港股市场的整体繁荣奠定了基础。

从行业分布来看,电气设备、医药生物和食品饮料成为IPO募资金额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达到426亿港元、156亿港元和113亿港元。

而在IPO发行数量上,医疗相关行业在资本市场的热度最高。今年上半年,医药生物行业以6家企业IPO位列第一,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以4家企业IPO位居第二。

在IPO承销保荐方面,中金公司以180.21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居榜首,承销数量达到13起;华泰金控和美林分别以108.35亿港元和92.61亿港元的保荐规模位列第二和第三,分别承销9起和2起。从再融资承销维度来看,高盛以262.44亿港元的再融资承销规模位列第一,承销数量3起;中金公司以180.93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二,承销数量6起;摩根大通以146.92亿港元的承销规模位列第三,承销数量2起。

“宁王”一骑绝尘

两大“新茶饮”募资金额位列前十

在众多IPO项目中,新能源企业无疑是融资的主力军,新能源领域的巨头表现格外突出,宁德时代的H股上市尤为引人注目。

宁德时代H股上市募资金额高达410亿港元,成为2025年上半年港股市场最大IPO项目。宁德时代作为全球领先的新能源创新科技公司,在2025年上半年成功于港股上市,募资金额高达410.06亿港元,成为当期港股市场最大IPO项目,占上半年IPO募资总额的38.44%。这一巨额融资不仅为宁德时代的业务拓展和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资金支持,投资者也用真金白银证明了市场对其在新能源领域领先地位和发展潜力的高度认可。

除了宁德时代,恒瑞医药和海天味业的IPO表现也十分亮眼,分别以113.74亿港元和101.29亿港元的募集金额位列第二名和第三名。募资金额前三名在各自领域内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其上市融资吸引了大量投资者的关注和参与,推动了整个IPO市场的活跃度。

值得一提的是,前十大IPO项目中,有两家“新茶饮”企业,分别为蜜雪集团和古茗。“雪王”募资金额39.73亿元,位列第四,古茗以20.3亿港元的募资金额位列第七。

前十大IPO项目共募集872.82亿港元,占全部IPO募资总额的81.79%。这些大型项目的成功上市,不仅为各自行业的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也吸引了大量资金流入港股市场,提升了市场的整体和吸引力竞争力。

再融资市场中,募集金额合计1437亿港元,较去年同期大幅上升210%。最大两个再融资项目分别为比亚迪股份(1211.HK)435亿港元和小米集团(1810.HK)426亿港元。

大型项目主导

中小项目活跃

从IPO上市主体行业分布来看,IPO募资规模最高的行业为电气设备,募资总计426亿港元。医药生物行业紧随其后,募资金额为156亿港元。食品饮料位居第三,募资金额为113亿港元。

从各行业IPO发行数量来看,医药生物行业有6家企业IPO,位列第一。其次为医疗设备与服务行业,以4家企业IPO列居第二,这显示出创新科技领域的企业在资本市场备受青睐,投资者对于这些行业未来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同时也反映出港股市场对于支持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的重要作用。

从个股表现看,前十大IPO项目合计募资872.82亿港元,占全市场募资总额的81.79%,头部效应显著。除宁德时代、恒瑞医药、海天味业外,三花智控募资93.36亿港元、蜜雪集团募资39.73亿港元,均成为各自行业的代表性融资案例。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大型项目主导市场,但中小IPO仍占据数量优势。募资额在10亿港元以下的企业达26家,占IPO总数的60.47%,10—20亿港元区间有9家,两者合计占比超80%,反映出港股IPO市场“大项目引领、中小项目活跃”的多元化格局。

递表企业超200家

有望重夺IPO集资额全球第一

2025年上半年港股IPO市场的火爆离不开市场环境和政策因素的推动。港股恒生指数在2025年上半年上涨21%,恒生科技指数涨幅也达到了19%,港股作为亚洲核心枢纽,重新吸引了国际资本加速布局中国资产。

市场整体的向好趋势为IPO市场的繁荣创造了有利条件,投资者的风险偏好上升,对新上市公司的投资热情也随之增加。受二级市场的影响,港股股权融资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增长,上半年募资金额较去年同期增长318%。

此外,港交所于5月正式推出“科企专线”,允许特专科技及生物科技企业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构建了全球最完整的硬科技企业上市支持体系,进一步便利特专科技公司及生物科技公司申请上市,并允许这些公司可以选择以保密形式提交上市申请,激发了企业的上市积极性,进一步推动了IPO市场的发展。

目前,已经递交申请在香港上市的企业超过200家。对于投资者而言,港股IPO市场的结构性机会值得关注。大型龙头企业的上市为市场提供了优质标的,同时,中小科技企业的密集上市可能孕育成长股机会。

普华永道对香港IPO市场持积极乐观态度,展望IPO市场于2025年下半年可继续保持升势,预测2025全年将有90至100家企业于香港上市,筹资金额有望超过2000亿港元,香港有望重夺IPO集资额全球第一。机构分析认为,在政策支持和资本资金持续流入的双重推动下,2025年港股有望迎来四年来最活跃的新股市场。

编辑:刘梅梅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