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苏冉
2021年以来,恒隆地产(00101.HK)的中报首次出现营收、利润双下滑局面。日前,该公司发布的2025年上半年财报显示,公司实现收入49.68亿港元,同比下跌19%;股东应占基本纯利15.87亿港元,同比下跌9%;股东应占纯利9.12亿港元,同比下跌14%。
究其原因,业绩下滑与其核心支柱业务物业租赁遭遇“滑铁卢”关系密切。数据显示,上半年恒隆物业销售收入暴跌87%,营业利润下滑5%至32.55亿港元。其中,内地物业租赁收入按港元计下滑2%,固定汇率下跌1%,营业利润也下滑2%。此外,内地10座恒隆广场中,包括天津、武汉、沈阳等在内的多座商场租户销售额下降。
长期以来,恒隆地产的业务主要包括物业租赁、物业销售及酒店。其中,物业租赁是核心支柱业务,普遍能够贡献九成左右收入,而这一核心业务正遭遇“滑铁卢”。2025年上半年,恒隆地产物业租赁实现收入46.78亿港元,同比下滑3%。其中,内地实现收入31.90亿港元,同比下跌2%;香港实现收入14.88亿港元,同比下跌4%。
与之相比,物业销售更是“断崖式”下滑。上半年,恒隆地产仅卖出20个单位的物业,实现收入1.61亿港元,同比暴跌87%。其中,内地和香港分别同比下跌60%、87%。
今年上半年,恒隆地产在内地的部分商场收入出现较大波动。
武汉恒隆广场上半年收入及租户销售额分别大幅下跌36%及31%。沈阳市府恒隆广场收入与租户销售额更是分别下跌37%和58%;租出率下降至86%。天津恒隆广场则录得2%的收入跌幅。对此,恒隆地产解释称:“天津恒隆广场、武汉恒隆广场,以及沈阳市府恒隆广场因受同业的进取定价及宣传攻势影响,录得销售租金下跌。”
济南恒隆广场今年上半年收入与租户销售额小幅回升1%。值得一提的是,恒隆地产在内地的10座大型商场,去年第三季度营业额跌幅达 18%,此后稳步回升,今年第二季度跌幅收窄至1%,今年前6个月跌幅为4%。
此外,上半年,恒隆地产内地写字楼租赁业务收入跌幅达5%。对此,恒隆地产行政总裁卢韦柏称,尽管恒隆地产写字楼质量较高,但报告期内,位于内地的国际公司进行写字楼租用场地扩张的并不多,甚至很多国际公司在找更加便宜的租赁场地。
据介绍,2025年上半年,恒隆地产平均借贷利率大约为3.9%,较去年的4.3%下降0.4个百分点。公司在债务结构方面也积极增加人民币贷款的比例。目前,人民币贷款占公司总债务的43%,和去年的36%相比有所提升。
谈及规划,卢韦柏表示,今年6月末,与上海恒隆广场距离仅1公里的兴业太古汇落地了奢侈品牌路易威登的全新概念地标、全球首个“路易号”,吸引了大批客流。对此他表示,目前零售项目的“体验”很重要,现在的顾客到商场除了购物外,还会想要打卡、期待能有更多的体验,所以也会学习这种方式,在商场的每一个角落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体验。
据透露,今年7月,杭州恒隆广场Westlake66扩建已完成开工备案,是恒隆地产近两年的工作重点。扩建后,该广场的外立面将从90米扩宽至290米,商场面积增加40%,也能更好地带动人流。
机构方面,在恒隆地产发布半年业绩之后,花旗发表研究报告指出,恒隆地产2025年上半年基本盈利按年下降8.5%至15.87亿港元,符合该行预期,占其对本财年预测的53%。
校对:王菲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