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一场由“小作文”引发的资本狂欢,最终在深夜的一纸公告中被证伪,并于次日清晨在股价上得到了冰冷的回应。10月16日开盘,三花智控(002050)A股大幅低开近5%,15日因谣言而沸腾的资本市场迅速冷却。
这场风波始于10月15日,当天下午1点后,三花智控股价被瞬间点燃,迅速封上涨停板,成交额高达近120亿元。但该公司在深夜紧急发布澄清公告,明确表示“网络媒体上有大量关于公司获得机器人大额订单的传言不属实”,暴露出其“乌龙”本质,也让昨日追高杀入的投资者和巨额资金,直面市场审判。
“国际消息”源自国内股吧?一场离奇的谣言
这起事件的导火索,是一则极具冲击力的传闻:特斯拉已向三花智控下达了一份价值高达50亿元人民币(约6.85亿美元)的人形机器人(Optimus)线性执行器订单。
消息在15日午后迅速发酵,其传播路径堪称离奇。据市场人士复盘,这则所谓的“重磅利好”最早可追溯至10月8日国内某股票论坛的一则帖子。沉寂数日后,该内容在10月15日被搬运至海外社交平台X(原推特),经由一个有数万粉丝的特斯拉资讯账号转发后,被包装成了“外媒消息”传回国内。
信息在境内外形成“回声室效应”,让许多投资者误以为是来自可靠信源的报道。一边是外媒以为内媒已报道,另一边是国内投资者以为外媒率先披露。这种信息差与认知错位,叠加三花智控近期股价在连续调整后处于低位的背景,引爆了市场情绪。在长达数小时的交易时间里,面对媒体求证,公司方面“正在核查”的回应,也为传言的扩散留足了空间。
直到15日晚10点左右,三花智控的澄清公告才姗姗来迟,戳破了这场谣言背后的资本泡沫。
喧嚣背后:三花智控的基本面与“机器人”的想象力
尽管此次“50亿大单”被证伪,但市场之所以愿意相信这个故事,源于三花智控自身扎实的基本面以及其在机器人领域的真实布局。
三花智控起家于制冷配件,是全球热管理领域的隐形冠军,其多项核心产品在全球市场占有率第一。近年来,公司成功将热管理技术延伸至新能源汽车领域,并深度绑定特斯拉,成为其热管理系统的核心供应商。2025年半年报显示,汽车零部件业务已占公司总营收的36.12%,特斯拉是其第一大客户。
正是基于与特斯拉在汽车业务上长期且稳固的合作关系,以及公司在高精度机电执行系统上的技术积累,使得“获得特斯拉机器人订单”的传言具备了天然的“可信度”。
事实上,三花智控早已将人形机器人视为新的增长曲线。公司不仅与国产谐波减速器龙头绿的谐波进行战略合作,还规划投入数十亿元建设机器人机电执行器生产基地。在公司看来,汽车热管理中的泵阀控制技术,可以有效复用到机器人关节的力控与散热系统中。
理想丰满,现实骨感。目前,机器人相关业务对三花智控的营收贡献微乎其微。随着16日股价的大幅低开,市场开始重新审视其中蕴含的巨大预期。这场由“小作文”引发的闹剧,为投资者上了一堂生动的风险教育课,再次凸显了在A股市场,甄别信息真伪与坚持价值判断的重要性。截至发稿,三花智控跌幅收窄,下跌约3%。
编辑:郑楚翘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