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巴士就“成人广告”致歉,儿童APP广告乱象何解?| 大鱼财经
新黄河  3天前 13:45

新黄河记者:杜林  

在“成人广告”事件发酵约4小时后,10月29日中午,宝宝巴士股份有限公司终于通过官方渠道发布《关于宝宝巴士APP出现不良广告一事的致歉及整改声明》,承认存在监管疏漏,并向公众郑重道歉。但记者调查发现,多款儿童APP 仍存在广告,引发家长不满。

宝宝巴士将研发广告强制拦截功能

声明中,宝宝巴士对APP产品跳转不良广告一事表示“高度重视”,并对由此带来的不良影响“深表歉意”。公司称已第一时间采取紧急措施,包括下线相关平台广告并立即停止合作,同时展开全面自查。

针对此次事件暴露的广告审核漏洞,宝宝巴士提出三项具体整改措施:首先,对内部审核负责人进行严肃处理;其次,完善广告合作方审核机制,严格筛选“正能量”广告内容;第三,针对此前声称“第三方广告平台无法监控”的问题,公司将组建研发团队,着手开发广告强制拦截功能。

宝宝巴士在声明最后重申“从未忘记初心”,并呼吁用户家长和广大网友继续监督。

“智慧树”被指自动下载软件

尽管宝宝巴士已作出回应,但新黄河记者调查发现,儿童应用中的广告乱象远非个例。

在社交和投诉平台上,针对各类儿童APP广告的抱怨屡见不鲜。以“儿歌多多”为例,今年3月,就有家长反映广告“太明显”,孩子拿着手机看儿歌多多时经常误触广告,担心若开通免密支付将导致意外扣款。

今年2月,一位用户在黑猫投诉平台称,孩子在使用“儿歌多多”时误点弹出广告,导致支付宝通过免密支付被扣款29.9元。更让用户气愤的是,联系商家客服后竟被“直接拒绝退款”。

10 月 29 日上午,新黄河记者体验发现,该应用中同样存在点击后跳转至微信小程序的广告。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宝宝巴士此次暴露的问题,在儿童应用领域颇具普遍性。广告设计陷阱、内容不当、诱导消费乃至自动下载软件等问题,已成为困扰家长许久的行业顽疾。

其中,一些被学校或幼儿园推荐甚至强制使用的APP,广告问题尤为突出。

“智慧树”APP被多位家长反馈“弹窗广告多,自动跳转,且没有关闭按钮”。更有家长发现该应用会“乱装一些杂七杂八的软件”,自动下载其他应用。令人不解的是,这款每学期收费40元的幼儿园推荐软件,依然广告泛滥。

另一款被学校推广用于体育打卡的“天天跳绳”,则被指“里面都是游戏广告”。有家长投诉其“游戏岛”功能让孩子沉迷,更有用户称“孩子在里面玩游戏一天付进去1350元”,造成不小经济损失。

腾讯视频儿童区曾出现金融广告

事实上,在本次“成人广告”风波前,宝宝巴士就因广告问题屡被诟病。

去年6月,有用户吐槽“弟弟玩个宝宝巴士,10分钟叫了我七八次”,原因是广告关闭按钮过小,孩子根本无法点掉。还有用户表示孩子因误触广告而“急哭”。

除了诱导点击,不当广告内容也早有出现。去年9月,就有用户投诉宝宝巴士弹出“露骨的情色视频广告”;更早前,有用户看到题为“第三章:尝到快乐后,秦姐和李姐彻底陷进去了”的小说广告。

消费陷阱同样存在。一位家长分享惊险经历:尽管开通了会员,女儿仍通过宝宝巴士跳转至某电商平台,“差点买了一条狗”,而该交易同样是通过免密支付完成。

这股广告歪风甚至吹向了主流平台的儿童频道。

就在10月22日,有家长发帖质疑“腾讯视频儿童节目,能不打金融广告吗?”称上一年级的孩子在观看儿童节目时,被推送借款等金融广告。

“喜马拉雅”也被投诉在首页出现“不雅”的“擦边广告”,而孩子每天都要用它听故事,这让家长倍感焦虑。

编辑:杨子梦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