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杜林

11月6日,L4级自动驾驶赛道迎来香港上市日,但小马智行(PonyAI)和文远知行(WeRide)并未获得投资者青睐。两家公司在同日挂牌后股价均跌破发行价。资本市场显示,投资者更关心企业何时止亏,而非路演中争论谁是行业领袖。
“文远知行赴港上市是自动驾驶行业资本淘汰赛的关键一步。这次‘美股+港股’双重上市布局,募资主要用于技术研发和Robotaxi扩张。CEO锁仓传递了信心,但盈利压力和成本控制依然是挑战。”一位投资者分析,这也反映出行业整体在寻求融资的趋势。
上市首日股价下挫
11月6日开盘,两家公司股价快速下跌。小马智行(2026.HK)以每股139港元发行,开盘即破发,盘中跌幅一度超过14%。文远知行(0800.HK)发行价27.1港元,全天股价承压,跌幅一度超过15%。
小马智行募资67.1亿港元,是今年港股AI领域最大规模IPO,文远知行募资23.9亿港元。但市场反应平淡。收盘时,小马智行市值约510亿港元,文远知行约240亿港元。两家公司此前已在纳斯达克上市,此次双重上市意在拓宽融资渠道。然而,港股定价消息传出后,美股ADR价格也承压,文远知行美股股价相较今年2月高点已跌去一半以上。
“香港上市首日双双下跌,可能反映投资者对无人驾驶出租车业务可行性存疑,因此进行了快速获利了结,尽管今年行业已有增长。”一位投资者表示。
巨额亏损压制市场热情
此次上市正值港股整体情绪低迷,恒生指数最近一个月表现不佳,投资者对高估值科技股更加谨慎。在自动驾驶行业尚未盈利的情况下,“烧钱换未来”的故事难以打动市场。
招股书显示,两家公司亏损严重。
文远知行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累计亏损65.57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研发费用占收入比例高达322.9%。
小马智行同期累计净亏损45.8亿元人民币,同样面临高额研发投入和商业化压力。
上市前夕,文远知行CFO李璇10月底公开批评小马智行,指其路演材料存在“数据造假”和“刻意贬低”,称小马智行仅在北京运营,订单为零。这是双方今年第二次公开摩擦。然而,这些争执并未改善投资者态度,资金投入能否带来盈利才是关注焦点。对此,一位业内人士表示:“RoboTaxi市场还在起步阶段,格局小,大家更应关注技术开发、用户培育和运营区域拓展,而不是盯着对手。”
虽然首日股价均下跌,但两家公司在业务战略上已有明显不同。小马智行收入来源相对多元,Robotruck业务贡献了超过一半收入,同时其Robotaxi业务在北上广深四座一线城市均获得全无人商业化许可,稳固国内市场优势。文远知行则更强调Robotaxi全球化布局,2025年上半年第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长超过八倍,实现营收回升32.8%,并已在11个国家开展运营,持有六国自动驾驶牌照,全球L4市场占有率位列第二。
“从长期看,自动驾驶商业化曙光初现,多场景落地,产业变革价值大,再加上政策和资本支持,发展逻辑清晰。但短期仍承压:行业普遍亏损,技术安全和成本控制需要突破,头部企业能否兑现商业化能力,将决定行业格局。”一位投资者表示。
此次募资,双方均计划将40%至50%的资金用于L4技术商业化量产和运营。然而,无论是小马智行的“卡车与出租车”组合,还是文远知行的全球化Robotaxi策略,都未能说服港股投资者。对于两家L4自动驾驶企业而言,上市只是资本市场的起点。在高亏损和市场信心不足的背景下,双方的口水战已无实质影响,真正的挑战仍在于控制成本和实现盈利。
“优步计划到2027年部署10万台Robotaxi,同时也计划入股小马智行和文远知行。未来司机可能大幅减少,车企ToB比例会增加,消费者出门只需打车,出行将更多变成服务模式。”一位投资者分析道。
编辑:刘丹 校对:汤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