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曾垄断全球80%市场的巨头,三年内跌去逾80%的市值,这场崩塌背后是消费医疗黄金时代的终结,也是中国品牌从追赶者到挑战者的转型之路。
7月30日,美国纳斯达克交易市场,艾利科技(ALGN.US)财报发布后,股价单日暴跌37%,收盘价定格在129美元,创下五年新低。相比2021年8月创下的737.4美元历史高点,这家曾被誉为“牙科界苹果”的企业市值蒸发超过400亿美元,年初至今跌幅扩大到35.34%。
交易大厅的电子屏上闪烁的不只是股价数字,更是一个行业神话的破灭。
艾利科技最新公布的2025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作为曾经的行业霸主,艾利科技旗下核心产品隐适美2025年第二季度收入仅为8.046亿美元,同比下降3.3%,连续三个季度下滑。公司已将2025年全年收入增长预期从此前的3.5%-5.5%下调至“与2024年持平或略有增长”。
01 神话陨落:消费医疗遭遇周期性寒冬
艾利科技的坠落轨迹令人唏嘘。这家成立于1997年的企业,凭借隐适美隐形正畸产品,曾垄断全球超过80%的透明牙套市场。其市值在巅峰时期高达565亿美元,创造了美股市场“十年增长26倍”的投资神话。
如今,隐适美的全球市场份额已跌破60%,在北美、欧洲、亚洲三大核心市场全面告急。公司2025年第一财季净利润同比减少11.23%,第二季度颓势进一步加剧。
“扫描仪销售表现强劲,但被矫正器收入的下降所抵消。”艾利科技CEO乔·霍根将部分原因归结为“病例转化率下降及融资环境恶化”,但更深层危机来自三重压力。
消费降级下“贵是原罪”
隐形正畸虽被定义为医疗行为,但其本质仍是高客单价(约5万元)、非刚需的消费品。在经济繁荣期,人们愿意为“变美”买单;在经济下行期,它往往成为预算清单上优先被删减的项目。
市场天花板问题同样凸显。在美国,青少年正畸渗透率已达70%,成人约30%;欧洲多国的青少年渗透率也接近上限。核心市场的自然增量几乎耗尽。
这解释了为何提供传统托槽/钢丝正畸的公司Envista在二季度能录得超预期增长。Envista的CEO保罗·基尔将此部分归功于传统正畸业务的再次突围。
国产品牌的国际化竞争
在中国市场,艾利科技“一家独大”的局面早已被打破。时代天使凭借本土化优势在国内市场领先,与隐适美形成 “双寡头”格局。正雅、悦见等中国品牌则通过技术创新和价格优势抢占中端市场。
更严峻的挑战来自国产品牌的全球化布局。2022年,时代天使收购巴西品牌Aditek 51%股权布局南美市场;2024年后持续拓展东南亚、澳大利亚和欧洲市场。在美国本土,时代天使已完成当地建厂和产品注册备案,凭借价格优势(比隐适美低30%-50%)开始赢得美国医生的推荐。
“熬走了SDC(SmileDirectClub),又来了一个天使。”一位北美牙科诊所负责人如此描述竞争格局的变化。
技术壁垒的瓦解
曾助推艾利科技实现指数级增长的营销引擎正在失效。通过DTC模式(直接面向消费者的营销)和大规模社交媒体营销,公司曾实现“看广告即下单”的效率。如今,消费者购买决策时间显著延长,医生转化漏斗变得复杂、漫长。
艾利科技的技术溢价也被快速稀释——3D建模、个性化打印等专属标签,如今成了所有品牌标配,连低价国产品牌也能交出合格成果。
02 行业地震:消费医疗估值逻辑重构
艾利科技的困境并非个案,而是全球消费医疗赛道整体降温的缩影。从口腔、医美、眼科到二类疫苗等领域,黄金时代已经过去。
以艾伯维的艾尔建为例,2025年上半年全球美容学净收入23.81亿美元,同比下滑9.8%,核心高端产品玻尿酸乔雅登更是同比下滑23.2%。
在二季度电话会上,艾伯维被分析师追问医美与经济周期的问题时坦承:“与以往短期经济衰退不同,这一次的经济压力更多是长期性的。消费者钱包受到的冲击更持久。”
国内医美行业同样面临挑战。爱美客2025年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下降17.9%,归母净利润下降15.9%;2024年净利润增速更是十年来首次降至个位数增长(5.33%)。“可选型消费”转向“必要性消费”,成为医美行业冷却的写照。
就连医疗属性更强的HPV疫苗等板块也早已崩塌。市场发现所谓的高增长黄金赛道,不过是提前支取了未来几年的需求,碰上外部极速转变的环境,导致整个消费医疗的下坠超出了市场预期。
03 中国突围:技术革命与市场重构
当全球巨头陷入困境,中国市场却呈现出截然不同的转型路径——这里没有简单的衰退,而是一场深刻的结构性变革。
集采重塑价格体系
2025年,正畸集采在全国多地执行,价格降幅达30%-50%。国产隐形牙套价格从3万-4.5万元降至1.8万-2.8万元;隐适美虽降价有限,但仍下探至3万-4.5万元区间。据专业平台数据,不同矫正难度的隐适美费用差距可达1万元,从轻度畸形的3万元到伴随颌骨问题的复杂病例7万元不等。
集采在降低患者负担的同时也带来挑战——部分公立医院医生积极性受挫,高端品牌降价空间有限。但整体上,中国正畸市场的可及性大幅提升,三四线城市渗透率三年内从8%提升至15%。
技术创新打开增量空间
中国隐形矫治器行业正加速技术迭代,人工智能与3D打印技术的深度融合成为关键趋势。8月13日,国产正畸品牌Smartee(适美乐)宣布,其研发的S8-SGTB隐形矫治系统治疗成人II类错颌畸形的临床成果,获国际权威期刊《Journal of Aligner Orthodontics》刊载。该技术将传统功能性矫治器与隐形牙套结合,使治疗效率提升40%。
2025年中国正畸市场规模突破800亿元,其中隐形矫正渗透率三年内从18%跃升至32%。Z世代(18-30岁)成为隐形矫正主力军,他们追求“社交无痕”与“快速见效”,78%愿为“即时美学效果”支付20%以上的溢价。
生态重构:从产品到服务
中国市场的最大变革在于渠道下沉与服务模式创新。本土品牌凭借性价比优势,正成为三四线城市及县域市场的主力。电商平台与连锁口腔诊所合作,通过分期付款等灵活支付方式降低消费门槛。
天狮集团正以区块链与AI技术重塑健康消费生态,构建从原料种植到物流交付的全链条溯源系统,实现“一物一码”的透明化管理。额豆科技则在青岛打造“消费驱动型医疗康养生态平台”,将日常消费转化为健康保障资源,通过技术赋能实现多方共赢。
04 断臂求生:1.7亿美元重组能否力挽狂澜?
面对困局,艾利科技已启动断臂求生计划。公司宣布将在2025年下半年采取一系列措施简化运营并重新分配资源,包括裁减全球员工和优化制造布局。这些重组行动预计将产生1.5亿至1.7亿美元的一次性费用。
公司试图将增长故事从“矫正器终端”转向“数字口腔基础设施”。2025年第二季度,其成像系统和CAD/CAM服务收入达2.078亿美元,同比增长5.6%,成为财报中难得的亮点。
霍根在财报中表示:“我们正在评估降低成本和审慎管理投资的措施,同时继续推动利用我们的创新和新产品周期。”
然而,这种转型在中国市场已不是新鲜事。时代天使等中国品牌早已构建“矫治器+扫描仪+软件服务”的闭环生态。当艾利科技才开始向数字化转身时,中国竞争者已在探索远程诊疗、智能口腔扫描等下一代技术。
“转型方向正确,但晚了三年。”瑞银分析师在最新报告中指出,中国品牌的数字化生态已形成闭环:从口扫设备、方案设计到远程复诊,全程成本比隐适美低60%。
05 泡沫退去后的新周期
艾利科技的崩塌不是终结,而是消费医疗行业新周期的开始。当资本热潮退去,行业正在回归其医疗与消费结合的本质——在满足用户核心需求的同时,建立可规模化的商业模式。
中国市场已展现出转型样本:从Smartee的功能性隐形矫治技术创新,到时代天使的“产品+服务+数据”闭环;从集采带来的价格合理化,到县域市场的服务下沉。这些探索都在回答同一个问题:当“变美”不再是冲动消费,健康价值如何成为可持续的商业根基?
“消费市场已告别‘野蛮生长’,转向理性发展,下一轮竞争的核心不再是‘广告响、故事好’,而是‘降本增效’。”正如艾利科技在财报中承诺的转型方向,这或许也是整个消费医疗行业的出路所在。
截至8月13日,艾利科技股价收于145.74美元,仍在低位徘徊。而在地球的另一端,中国品牌的数字化矫治器正通过跨境电商和本地化生产,源源不断进入欧美诊所。一个新的竞争时代已经到来——不再由单一巨头垄断,而是在技术普惠与理性消费的土壤中,生长出更坚实的健康产业生态。
文:新黄河科技与大健康研究院 古马
编辑:李小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