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推出真金白银增量政策包,聚力稳经济
新黄河  昨天 21:18

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9月4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解读山东加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省发展改革委副主任刘勇介绍第三批政策清单及服务业领域有关情况。此次政策措施聚焦痛点难点,以真金白银稳增长,提信心,推出了一批力度不小的增量支撑政策。

真金白银,增强服务业支撑拉动

服务业是山东经济的重要支柱,政策给予重点支持。一是加大资金支持,将加力落实2亿元省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支持一批新增纳统企业以及高端化生产性服务业、高品质生活性服务业重点项目建设;在此基础上,下半年省级新增安排1亿元财政资金,加力支持服务业发展,对高成长性以及新增升规纳统骨干企业在建项目加大支持力度,帮助企业稳运营、扩投资,培育更多优质增量,提升服务业贡献度。

二是刺激消费需求,增强消费拉动作用。用好消费品以旧换新支持资金,指导各市做好测算分配,切实用在效果好、拉动强的消费领域;支持各市因城施策实施住房“以旧换新”,对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成效较好的市,省级将统筹资金给予激励支持。

要素保障推动项目建设提速

抢抓施工黄金期,全力推进省市县三级、年度拟投产、政策性资金重点项目,尤其是突出破解要素制约,完善“要素跟着项目走”机制,服务保障一批重大项目快建设、早达效。围绕政策性资金,按照“应纳尽纳”的原则,将争取获批的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中央预算内投资和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纳入“鲁惠通”政策兑现平台,加强监督监管,推动政策性资金直达企业和项目,尽快形成实质性拉动;加快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力争10月底前全部发行完毕。

围绕能耗煤耗指标,明确新上“两高”项目能耗煤耗替代源不再限于“两高”行业;对煤电项目关停并转腾出的能耗煤耗指标,指导各市在做好统筹测算的基础上,可用于其他行业新建重点项目指标替代源。围绕用地指标,对年底前新增建设用地确有不足的市,省级将“一事一议”给予借支,推动一批重大项目落地。围绕前期工作经费,从省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中单列5000万元,遴选支持一批前期工作推进快的支撑性项目。

精准施策加力援企助企纾困解难

突出精准帮扶经营困难行业企业,在强化信贷融资支持上,将科技成果转化贷款贴息政策覆盖面扩大至全省16市,适当下调贷款备案利率上限、引导银行降低贷款利率,符合条件的企业可申请享受一次最高50万元的贴息支持;组织奖补10项支持企业效果明显的特色金融产品,引导金融机构加力创新破解企业融资难题。

在降低物流运输成本上,把小清河航线奖补政策期限延长至明年,其中今年对新开通航线每航次最高补贴4万元,补助总额2000万元,明年总额将提高至3000万元;优化小清河航行船舶建造奖补政策,将船龄3年以内的船舶纳入支持范围;加力支持内河新能源船舶建造营运,对2025—2026年符合条件的1000总吨以上的电动货船,给予最高150万元/艘的补贴。在解决生产经营困难上,对停产、半停产企业,针对性协调解决原材料供应、金融信贷、市场开拓等方面合理诉求,推动企业复产稳产;优化企业破产重整服务保障,探索建立企业破产重整资源共享机制,为企业重组重整各方参与主体提供投资人资源、企业资产处置辅助等综合信息服务。

除此以外,还制定了推动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共包括6个方面42项针对性推进举措,作为下半年以及未来一段时间提升发展服务业的具体抓手。主要是“一业一策”抓好批发零售、交通运输、金融、房地产四大骨干行业,充分挖掘释放服务消费潜力,加力提升非营利性服务业,强化重点企业和项目包靠服务,力争形成更多增量拉动;与此同时,兼顾服务业长远高质量发展,聚焦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高端软件、科技服务、人力资源等高端生产性服务业,拿出对路管用的实招硬招,不断优化服务业产业结构、提升发展质效。

总的来看,山东省此次出台的“加力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可谓“真金白银”、精准务实。资金支持力度大,多项财政资金直接投入,涉及服务业、项目建设、企业补贴等多个领域;聚焦重点难点,着力破解项目建设的要素制约,并对企业特别是经营困难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兼顾当下与长远,在刺激消费、保障项目当前进度的同时,也注重培育人工智能、绿色制造等新动能。

编辑:郑楚翘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