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基金委发布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24年度报告》。其中,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院长张承慧团队研究成果“大功率动力电池智能精密测试技术研究与仪器研制”入选资助成果巡礼,是新能源控制领域唯一入选的标志性成果。
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自2015年以来,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仪器专项(61527809)支持下,张承慧带领团队在国际上率先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动力电池智能测试仪器,实现了电池测试的模式变革。
经过历时十年的持续攻坚克难,张承慧团队创建了电池“快速精准激励-智能建模估计”一体化测试方法体系,解决了电池健康状态、剩余寿命等性能参数快速精准测取的国际难题,实现了智能化测试;发明了大功率高频高效激励电源与快速控制技术,攻克了千安级激励电流快速无超调正反向切换控制难题,实现了精密化测试。
值得一提的是,集成上述核心技术,该团队与深圳比亚迪锂电池有限公司、阳光电源股份有限公司、湖北德普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长期合作,从关键技术研发、核心部件研制、仪器集成制造、产业化推广等方面协同攻关,完成重大科技成果转让转化。
此外,张承慧团队还研发了电压更高、功率更大的新一代动力电池智能精密测试仪器系列产品,可用于获取电池研究科学数据,揭示电池宏微观工作机理,发现老化规律,全面掌握电池性能参数并综合评价,是电池研究的“先行官”、应用的“保护神”,显著缩短了测试周期,大幅提高电池迭代速度。该系列产品销往全国30多个省(市),并出口美、印等国,广泛应用于权威检测机构、全球知名电池厂、新能源储能公司等300余家龙头企业,带动了我国电池测试仪器产业换代升级,为我国电池技术领先世界作出了重要贡献。
据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年度报告》已连续出版11年。2024年报告成果巡礼部分涵盖了数学、物理、化学、信息等9个学部、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和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遴选的优秀成果。其中,中国21世纪议程管理中心从“十四五”期间13个专项2237个项目中,遴选出包括本成果在内的6项标志性成果,入选率仅为0.2%。
编辑: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