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为进一步优化创业培训服务基层基础能力,今年6月,山东省人社厅连续第三年开展“创培在身边”公益志愿服务基层行活动,组织专家、志愿者深入基层“送政策、送服务、问需求、问建议”,省市县三级联动举办线上线下创业培训公益志愿服务活动677场次,惠及人群首破6万人次,全省同步组织创业培训服务创业资源对接293次,“一对一”服务创业项目1500个、服务创业者7852人次,用实际行动书写了创业培训赋能就业的“山东答卷”。
系统谋划部署,织密服务网络
山东省“创培在身边”公益志愿服务基层活动以“强化创业培训赋能点燃技能创业热情”为主题,聚焦大学生、退役军人、农民工、残疾人等重点群体,精准拓宽服务惠及面,实现创业培训服务“零距离”。一是政策宣讲“破壁垒”。省市县分级组建“创培在身边”公益志愿服务团,变“人找政策”为“政策找人”,深入解读补贴性创业培训参训条件、流程及培训补贴申领和创业扶持政策,大幅提升政策知晓率。二是创业培训“强根基”。一方面邀请4位国家级创业培训师讲解创业技术标准,为创业者提供精准指引;另一方面开设电商直播、SYB培训等实用技能培训公益课程,内容涵盖通识教育、创业路径、创业风险、法律知识等,面向社会免费公开。三是调查研究“晓实情”。综合运用问卷调查、实地调研、座谈交流等方式开展专题课题调研,活动期间全省各级收集群众和企业意见建议6203条,为政策制定、工作开展和课程优化提供了“第一手材料”,让创业培训更对路子、更合需求。
深化协同联动,擦亮活动品牌
与往年相比,活动在内容和形式上做了进一步探索创新,以联动效应提升服务质效,努力让“创培在身边”成为群众认可的“金招牌”。一是首次组织省市联动服务。创新“需求征集—精准诊断—方案定制—跟踪服务”全链条创业培训服务模式,在烟台、枣庄和德州等市开展省市联动公益志愿服务活动,直接联系服务创业企业206家,开展通识创业培训活动57场次,实现服务与需求高效匹配,以省级示范引领推动志愿服务常态化、品牌化。二是统筹整合各类优势资源。充分调动创业培训各方主体积极性,确保“组织实、定位准、内容真”。淄博市聚焦企业家综合能力提升,创新“5+3”模式(5天集中培训+3次后续服务活动),将创业培训与创业服务有机结合,提升质效;烟台市聚焦“学技能好就业送技能进校园”工作,组建25支创培志愿服务团队,同步开展“技能进校园赋能新未来”培训需求调研,通过“政策宣讲+资源对接+跟踪服务”,为毕业生就业创业保驾护航。三是聚力推动县域经济发展。结合县(市、区)地方产业特色,推动创业培训服务与县域经济发展同频共振。枣庄市市中区依托鲁南直播电商智慧产业园,将电商培训、网红孵化与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发展相融合,围绕辣子鸡、乡土特产、传统手造等开展专题直播电商培训,助力产品销售与品牌孵化,有效推动地方产业提质增效;菏泽市单县聚焦羊肉汤制作等地方技艺,采用“理论+实操”双轨教学、“老带新”创业孵化、“技能+证书”直通机制、“线上+线下”品牌赋能等特色做法,让传统手艺成为创业“金钥匙”。
完善跟踪服务,做好“后半篇文章”
为确保活动实效,山东省依托公益志愿服务团不断完善预约服务和集中服务机制,加强参训学员回访,通过巡回指导、结对帮扶等方式指导更多创业者把“金点子”转化为好项目。一是整合资源,精准帮扶。积极整合政策、市场、金融等多维度资源,各地精心打造“创业帮扶资源包”,聚焦学员个性化资源需求,分类提供场地支持、融资信息、开业指导、招聘用工等服务。青岛市以创业培训为逻辑起点,整合37个部门创业资源,从“政、产、学、才、金、孵、奖、赛”八个维度,为创业者提供“一站式、全流程”创业服务。二是搭建平台,协同发展。努力推动学员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建立“创业协作群”,不定期邀请成功创业学员交流创业心得,形成携手共进的良好局面。推行“职业技能+创业”模式,打造“鲁菜师傅”创业能力提升培训、“山东手造”传统技艺培训品牌,实现“创业驱动培训”“培训提升技能”“技能赋能创业”的良性循环。三是闭环管理,优化服务。畅通意见和需求反馈渠道,组织学员填写《创业认知评估表》,帮助学员明确创业定位、分类梳理服务需求;各级创业培训主管部门和公益志愿服务团队及时响应诉求,形成“培训服务—实践反馈—优化升级”的闭环体系,让服务精度持续提升。
从济南市工程职业学院的张传乐带领同学创办“泉城匠心”校园文创网店,到泰安市大汶口制陶工艺非遗传承人王延华通过线上线下融合销售模式拓宽销售渠道,再到滨州市阳信县洋湖乡西冯村村民马红燕利用闲置农房创办“社区果蔬店”,……一个个鲜活案例,见证了“创培在身边”公益志愿服务基层活动所带来的创业活力。自2004年建立创业培训赋能体系以来,20年间,山东省已累计开展创业培训331.07万人次,赋能73.8万人成功创业,撬动216.2万人就业,“倍增效应”显著。
下一步,山东还将持续深化“创培在身边”品牌建设,优化“创业培训+”服务链条,探索实施“创业培训+乡村振兴、网络(电商)创业、文化旅游”等专项行动,加快开发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和新职业创业培训项目,聚力培养一批“具备创业思维的技能型人才”和“拥有专业技能的创业实践者”。
通讯员:于岱江 编辑:吕冰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