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部迁址山东以来,珞石吸引20余家机器人配套企业落户济宁
新黄河  昨天 22:48

新黄河记者:黄敏  

7月15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济宁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会后,珞石(山东)机器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庹华接受新黄河记者采访时表示,从北京迁址济宁邹城以来,珞石已吸引上游零部件企业苏州明池、科本电气,下游系统集成商天达航科等2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济宁,加速打造创新型机器人产业集群。

作为国内少有的同时具备工业与协作机器人完整产品线的企业,珞石已深耕机器人领域十年,打造了国内领先的技术平台和齐全的产品矩阵。

面对AI与具身智能技术浪潮,该企业积极布局“机器人+AI”战略,以解决“无人工厂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为目标,大力开展具身智能技术研发和应用。其轮式双臂机器人,可谓代表性成果。据介绍,在工业领域,如汽车、电子、新能源领域,该款机器人能灵活穿梭产线,自主完成精密装配、高精度检测等复杂任务。这有效解决了传统自动化难以覆盖的柔性化、智能化需求,真正打通无人工厂落地的“最后一公里”。同时,应用场景可从工业制造延伸到生活服务等场景,例如完成家庭收纳多个场景的操作。

“珞石的轮式双臂机器人,不是概念展示品,而是面向真实复杂场景、可落地的具身智能解决方案。它代表了珞石的追求:用最前沿的机器人机电设计技术,搭载多模态具身智能大模型,让无人工厂与智慧生活的美好愿景,加速照进现实。”庹华说。

近期,《山东省机器人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发布,为机器人产业发展擘画了蓝图。

谈及企业在机器人产业链中所发挥的作用,庹华表示,没有硬核技术,就没有产业话语权,珞石将坚持创新立身,勇立潮头。目前珞石已成为机器人领域少数具备机器人全栈技术能力的厂家。面对AI和具身智能浪潮,珞石正在加速融合人工智能,推进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等前沿方向的产品开发与研究应用。

从应用领域看,目前,在汽车行业,珞石与小米、赛力斯等车企合作,实现了机器人在焊接、打磨、检测等高端应用,逐步打破国外机器人在汽车整车厂领域的垄断;在光伏行业,凭借高性能产品深耕光伏产业链应用工艺,广泛应用在电池片插片、组件等工序环节;在3C行业,基于高动态力控技术的协作机器人和高速高精度技术能力的工业机器人,已覆盖柔性线路板柔性力控装配、玻璃面板搬运、PCBA检测、精密零件装配等3C行业大部分场景。接下来,珞石将拓展应用,打造标杆。

“当时我们在全国考察了很多城市,考虑到交通、营商环境等因素,最终将总部从北京迁址济宁邹城。珞石充分发挥链主企业的资源整合、产业带动和应用牵引能力,目前,已吸引上游零部件企业苏州明池、科本电气,下游系统集成商天达航科等20余家配套企业落户济宁,加速打造创新型机器人产业集群。”庹华表示,不仅如此,珞石深化机器人产业链协同创新,结合应用场景快速进行研发项目的落地,例如在高端船舶焊接场景,引导船厂引入免示教智能柔性协作焊接机器人,实现高端场景国产机器人落地与规模化推广。

按照计划,接下来,珞石将加大在底层核心技术和产品上的研发投入,推出更具创新性和竞争力的产品;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开放自身领先的机器人技术与产品平台能力,与伙伴共建智能机器人产业新生态,推动AI在更多垂直场景的规模化应用,解决产业客户“无人工厂最后一公里”的落地难题。

摄影:黄敏  校对:高新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