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薯25是如何选育出来的?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辛国胜揭秘
新黄河  2天前 20:40

新黄河记者:曹茜  

7月3日上午,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矢志创新发展 建设科技强省”科技工作者系列记者见面会第三场。发布会上,烟台市农科院副院长辛国胜分享了甘薯育种技术创新与产业振兴的实践故事。

理念变化和生产实践带来育种突破

科研无止境,实践出真知。在辛国胜看来,突破性工作来自理念的变化和生产实践。

他举了这样一个例子,育种者多关注产量,然后再考虑其他性状,这样很难选育出品质优秀的甘薯品种。“我们的做法是将优质作为第一目标,所有工作都围绕优质来开展,比如亲本材料的选择,增加优质指标的评价环节等。”辛国胜说。有了目标,怎么提升育种效率?辛国胜和团队研究出的“人工昆虫互补二次授粉法”,将传统闭花挂牌时间用来做更多的组合,扩大了遗传范围,烟薯25就是用这种方式选育出来的。

再比如甘薯田间防治杂草,手工除草又累又慢,怎么解决?遮阴棚下不长草给了辛国胜启示,为什么不采用黑色地膜覆盖栽培甘薯呢?“这种方法目前看非常成功,已经全国推广开来了。”辛国胜说。

再比如栽插甘薯苗,老一辈技术“深栽斜插一把土”,都是用手插苗,累且效率低。有一次,辛国胜拿了一个木棍尝试插苗,将木棍顶端磨了凹槽,用来插苗效果非常好,省工省劲,插苗棒由此产生。“目前好多不同性状插苗棒都是根据这个衍生出来,也已经全国推广了。”辛国胜介绍。

“我们研发的技术好不好?关键是看这项技术能不能带来切实的效果,能不能解决生产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辛国胜说。

带领农民致富,增加社会经济效益达500亿元以上

烟薯25是近年来耳熟能详的甘薯品种,这个品种对农民增收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辛国胜介绍,甘薯高产稳产的特性,曾是我国救灾粮和保命粮。甘薯的保健价值被世界所公认,日本国立癌症研究所将甘薯列为第一抑制肿瘤食品,美国公共利益科学中心将甘薯列为第一健康食品。甘薯这么好,但是如何让大众对甘薯更加厚爱?选育优质、高产、多抗甘薯品种就成为辛国胜和团队的主要攻关方向。

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资源引进创新、育种方法改进、品质评价等工作,耗费了团队无数个日日夜夜。功夫不负有心人,2005年获得了烟薯25的株系后,经过反复的鉴定、评价工作,2012年,这一品种通过山东省审定和国家鉴定,并正式命名为烟薯25.其香甜可口的优势,很快掀起一股食用甘薯热潮,引领了甘薯产业的发展,被大众称为“烤薯界的爱马仕”,诞生了一批真正的农民百万富翁,也为我国种植业结构调整、乡村振兴发挥出积极作用。2015年,烟薯25开始在全国大面积推广,2019年以来,一直是全国推广面积最大的甘薯品种,增加社会经济效益500亿元以上。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产业短板,比如对淀粉型甘薯品种存在高产、高淀粉率、淀粉品质难于兼顾的问题进行研究,力争选育一个高淀粉、淀粉黏度高、高产、抗病的好品种,让种植者受益、加工企业受益、消费者满意,为我国农业产业振兴发挥好作用。”辛国胜表示。

剪辑:迟广智  编辑:郑楚翘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