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王倩
根据农业农村部最新调度显示,我国夏季粮油的主要作物冬小麦进入灌浆期,这也是小麦产量形成的关键期。
国家小麦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山东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升东表示,这一时期,种植户要采取相应措施防范干热风的危害,同时提早准备好收割、烘干等设备,确保夏粮收获颗粒归仓。
“这一时期,要防范干热风的危害,因为干热风具有高温逼熟的特点,对小麦产量影响特别大。”他称,应对干热风,主要的技术措施就是增加田间湿度,但增加田间湿度时,要小水浇灌,最好是结合滴灌、微喷等方式,这样就能缓解或降低干热风造成的危害。
李升东进一步介绍称,浇水时要注意避开大风天,否则容易造成小麦倒伏,一旦发生倒伏,对后面的收割作业环节,以及小麦最终产量都会形成负面影响。
李升东分析,根据近几年山东的天气情况,不排除在收割这一关键时期有大范围降水过程。“还有一个关键点,就是大家一定要把自己的烘干设备、收割设备等进行提前调度和准备,确保收获时颗粒归仓。”
摄影:王倩 摄像:王倩 剪辑:张成霖 编辑:陈彤彤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