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高莹
金融场景创新,可以针对特定产业或企业开发定制化金融产品和服务,从而高效解决科创企业融资难题。建设银行济南泉城支行作为济南市委金融委认定的科技支行及建行系统内全省首家“科技金融示范行”,积极探索场景化金融创新,成效显著。
“科创企业的成长周期长、风险高、轻资产化特征明显,传统信贷模型难以精准评估它们的核心技术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单一依赖银行信贷也难以满足其多样化融资需求。因此,科技支行要打破以产品或服务创新为核心的固有思维,聚焦特定场景中的用户需求,通过产品、服务的重新组合或突破,解决该场景下的具体问题。”7月3日,在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和市委金融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建设银行济南泉城支行行长谭庆华对相关特色实践进行了介绍。
应用“脱核链贷”,激活产业链条
“一般的供应链融资往往依赖核心企业做担保,链上的科创企业能否获贷取决于核心企业意愿。针对这一供应链场景,我们率先应用了‘脱核链贷’”。谭庆华表示,银行不再硬性要求核心企业担保,依托数字信用穿透与智能风控建模,科创企业凭借订单数据即可获得授信,资金周转效率大幅提升;核心企业回款加速,不断扩大生产规模;订单数据积累沉淀为新的增信凭据,为科创企业进一步融资获贷提供保障。
首创“银保共担贷”,分担创新风险
科创企业在固定资产方面的投入相对较少,更多依赖无形资产、品牌价值、知识产权、人力资源等非物质性资产来创造价值,这也导致科创企业缺乏有效抵押物,无形中提高了企业获得信贷的门槛。对此,该行创新推出“银保共担贷”,引入保险公司和我们共同分担风险。该笔业务是建行系统内全省首笔银保共担业务,真正做到了“银行敢贷、企业能贷”。
探索“债投联动贷”,贯通资本血脉
针对发展潜力大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该行实践“债投联动贷”。“业务关键在于,把企业受投资人青睐的股权价值、产业链地位等‘软实力’,合力转化为银行能够识别的信用。这标志着我们正从单纯地提供贷款服务,向提供‘股贷债保’的综合金融服务迈进。”
要做好科技金融,点上的创新是基础,更重要的是构建全方位的服务体系。该支行依托集团和建行总行优势,用好“科创评价体系”,利用科技企业创新能力为其增信获贷,努力成长为科技企业的全周期合作伙伴。
据了解,自该科技支行挂牌以来,科技企业客户数量增长了240%,科技贷款余额已超过30亿元,同时落地了“数字人民币发放贷款”等多项济南市及省建行系统内首单首笔业务。
摄影:高莹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