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梅寒
7月3日,由济南轨道交通集团建设、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承建的济南白泉生态保护项目正式向公众开放。
据了解,济南白泉生态保护项目位于济南东站片区,占地面积约14.8万平方米,建设内容涵盖泉池修复、水系整理、绿化提升及配套设施完善等核心工程。作为集泉群保护、生态修复与文化体验功能于一体的泉水风貌区,项目以泉水生态保护与恢复为核心,重塑泉脉水网与自然生态环境,着力打造济南东站片区生态新地标。
“白泉涌沙”景观历史悠久,可追溯至南北朝时期,后因生态环境变迁一度消失。为重现这一历史风貌,项目团队秉持“保水源、保路径、保古韵”的修复理念,创新应用“降水修坡”“地下导流系统”等技术,攻克了地下水侵蚀边坡、暗泉散流等建设难题。
如今,修复后的泉眼再现“涌沙”奇景。泉池周边点缀传统轩廊、石桥栈道,生动再现了“石栅啼黄鸟,溪泉拥白沙”的诗意画卷。此外,深度挖掘白泉水文历史与文化内涵,精心打造“十泉十品”景观序列,巧妙融合传统园林元素与泉池,为公众营造出沉浸式的泉水文化体验空间。
在守护泉脉的基础上,全面推进区域生态系统整体性修复与生物多样性提升。针对原有水土退化、生态功能弱化等问题,系统实施了土壤改良、水体治理及湿地生态系统功能恢复工程。结合场地自然地貌,科学构建浅水区、湿地、疏林草地等多元生态栖息地,有效恢复区域生态平衡,促进了水生生物的自然繁衍,为野鸭、白鹭等本土及候鸟提供了重要的觅食与栖息场所,构建起结构完整、物种丰富的城市生态微系统。
除此之外,济南白泉生态保护项目整体规划充分贯彻低扰动开发与海绵城市理念。植被配置坚持以乡土物种为主,通过乔木、灌木、地被及水生植物的科学搭配与精细种植,形成了层次丰富、季相分明的立体景观,实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生态效果:春有海棠、碧桃争艳,秋赏五角枫、元宝枫层林尽染,四季常绿的蜀桧则构筑了稳定林冠。
这片焕发新生的城市“绿肺”,在增强区域固碳释氧、涵养水源能力的同时,也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亲近自然、休闲健身、观泉赏景与接受自然教育的绿色理想空间。中建八局第二建设有限公司将持续践行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打造更多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样板,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铁军”力量。
编辑:韩璐莹 校对:王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