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光守护,暖亮归途!济南城市照明公司抢修纪实
新黄河  昨天 17:28

新黄河记者:陈雪碧  

暮色四合,细雨微凉,当城市逐渐沉入静谧,有这样一群人正穿梭在街头巷尾。10月9日傍晚,济南城市照明公司东营分公司以一次高效的抢修行动,诠释了“守护城市光明”的初心使命,让市民的夜归路始终温暖明亮。

使命必达:五分钟,一盏灯抢通光明通道

18时10分,东营市东营区天目山路上,一辆明黄色高空作业车,像一颗移动的“应急灯”,稳稳停在一盏“失明”的路灯下。安全员常子浩率先下车,与同事默契配合,熟练地在车后55米处规范设置好警示桩。

“天黑得早,少一盏灯就多一分隐患!”修理员吴文刚边检查工具包边说,系好安全带、登上作业台,整套流程行云流水。随着平台缓缓升空,带着湿气的秋风裹着凉意袭来,他却丝毫未分心,很快锁定“灯泡老化”的故障原因。

“拧旧灯、换新灯,动作得稳还得快!”整个作业过程娴熟流畅,不过五分钟,他朝地面喊道:“送电试灯!”瞬间,暖黄色的光晕从灯座倾泻而下,将作业车、行道树都裹进温柔的光亮里。但他没有立刻降落,而是轻轻晃动灯体确认牢固,这才比出“安全”手势——这是济南城市照明公司“维修必达标准”的细节体现。

科技赋能:从“人工巡灯”到“智慧守护”

“这是最常见的故障,只要不是主干线路问题,基本都能现场解决。”回到地面,吴文刚将旧灯泡放进公司统一配发的回收袋,提起最近一次的抢修,他记忆犹新:“前几天那次排查线路用了45分钟,直到确认线路都安全才收工。”

一条几十米、几百米的路,一盏灯不亮有啥影响?非得晚上修吗?为何三人作业缺一不可?面对这样的疑问,常子浩语气坚定:“这灯亮不亮,可关系着千家万户的出行安全。我们守好这份夜间的光明,就是在守着大家的平安。”吴文刚补充说,“不仅维修要及时,作业流程也极为严格——必须三人同时在现场,安全员负责总调度,驾驶员保障现场安全,修理员进行维修作业。这是保障安全和效率的‘双保险’。”

这样的夜间“巡护”,常子浩已经坚持了3个年头。从刚入行时跟着师傅挨街巡线,到如今驾驶专业作业车、运用智能终端统筹安排任务,他经历了东营市东营区城市路灯养护工作的“升级换代”。常子浩掏出手机,点开东营区巡检系统App,屏幕上跳动的绿、红光点格外醒目:“绿色是正常,红色是故障。自2019年接入智慧城管系统后,我们的效率至少提了三四倍!”

他回忆起过去的工作场景:“以前全区近三万盏灯,全靠人工挨街巡查,经常从天黑忙到天亮,漏查、晚查是常事儿。现在有了‘智慧大脑’,系统自动报警、精准定位,我们就像有了‘千里眼’,少跑多少冤枉路!”从“人找故障”到“故障找人”,济南城市照明东营分公司用科技为路灯养护“提速”,也让城市的夜间守护更精准。

微光成炬:“补星人”的浪漫与担当

夜色渐深,天目山路的灯光愈发璀璨。常子浩、吴文刚和高磊芝收拾好工具,准备赶往下一个维修点。驾驶座上的高磊芝,望着窗外明亮的路灯,突然想起了孩子:“孩子总问我,爸爸为啥总在夜里上班,别人放假都能陪玩,我却总‘不见人影’。”

说到这儿,他的脸上露出温柔的笑容:“我跟孩子说,爸爸是在给城市‘补星星’——每修好一盏灯,天上就多一颗‘星星’,大家走夜路就不怕黑了。”当孩子用倾慕的眼神说“爸爸是英雄”时,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值得——这是济南城市照明公司员工最朴素的心声,也是他们对“守护光明”这份职业最浪漫的诠释。

夜幕中,作业车继续前行,黄色的车身在灯光下格外醒目。从常子浩的3年坚守,到吴文刚的娴熟技能,再到高磊芝的温情告白,济南城市照明公司“夜行者”们,正用一次次弯腰、一次次登高、一次次坚守,将企业的责任与温度,揉进城市夜晚,点亮市民的平安归途,也让“城市光明守护者”的名片愈发闪亮。

编辑:刘玉红  通讯员:李娜 王开蕾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