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省份CT、磁共振检查费用下调,医保价格立项让收费更规范
新华社  6小时前

国家医疗保障局医药价格和招标采购司副司长翁林佳22日介绍,《放射检查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试行)》预计6月底前落地,目前已有部分省份将CT检查价格下调至200元左右、磁共振检查价格降至500元左右。

不少参保人在看病就医时发现,为什么CT、增强CT、磁共振、PET/CT等项目越来越多?专家介绍,相比于传统的X光,新型检查技术如CT和磁共振能够提供更清晰、更详细的图像。

如CT可以生成身体的三维图像,让医生看得更加全面;磁共振对软组织(如大脑和肌肉)的成像效果更好,能发现X光难以察觉的问题;PET/CT不仅能看到身体的结构,还能观察身体的功能和代谢情况,这对于早期发现肿瘤以及判断肿瘤是否在扩散非常有帮助。

随着医学影像技术发展、临床需求变化、医疗资源优化等,CT、磁共振等高端检查正变得更加普遍。为降低患者经济负担,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指南聚焦规范CT、磁共振检查等价格项目,让有需求的患者更早用上高质量的医疗技术。

翁林佳说,以CT检查为例,受益于大型医疗设备采购成本有所降低,地方在落实立项指南过程中,将设备物耗成本下降的红利传导至检查降价上,所以一些省份CT价格能从300多元下调至200元左右。

据介绍,目前国家医疗保障局已编制印发28批立项指南,对服务产出相同的价格项目进行整合优化。

在已印发的立项指南中,辅助生殖、口腔种植立项指南所有省份均已落地;器官移植、临床量表、中医外治、护理等立项指南,半数省份已落地;物理治疗、美容整形等领域的立项指南也将于近期印发。

湖南省肿瘤医院院长向华介绍,除了CT、磁共振检查等,在放射治疗方面,立项指南还新增质子放疗、重离子放疗等先进技术的价格项目,为先进技术进入临床提供助力。

翁林佳表示,国家医疗保障局将加快完成立项指南的编制工作,指导各省份加快对接落地进度,合理制定价格基准,指导有价格管理权限的地区合理制定价格水平。

编辑:刘梅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