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郭梦桐
近日,淄博姑娘牟蔚蔚历时一年完成的手绘画作品《哟嗨!淄博》在社交媒体引发关注。作品共100多张画作,以建筑速写形式呈现,用细腻的笔触和鲜活的场景,浓缩了淄博的城市风貌、市井烟火与人文底蕴,可以说是淄博手绘版的“百科全书”。
耗时一年绘出五区三县 一笔一画勾勒城市记忆
“提到淄博大家第一印象就是烧烤,但其实淄博文化和精神文明源远流长,我想画的不只是流量下的喧嚣,更是这座城市沉淀千年的底色。”牟蔚蔚就职于淄博市青少年宫,提到创作初衷时,她说自己是土生土长的淄博人,痴迷研究文创产品,加上自己有一定绘画功底,想要为淄博也创作一本汇集文化美食、旅游线路的手绘图册。
她表示,《哟嗨!淄博》这个标题,也是想用乡音唤起共鸣。绘本用彩铅和马克笔结合,描绘了淄博的地标建筑、市井生活和非遗。八大局便民市场的繁华景象、海岱楼的钟声、博山琉璃的吹制工艺、淄川古商城的石板路……画面中既有网红打卡点的热闹,也有老城巷陌的静谧。
为了创作绘本,牟蔚蔚利用业余时间和假期走过了淄博的五区三县、大街小巷。绘本除了全面展示淄博美食外,淄博文化也占有相当的篇幅,譬如聊斋、齐文化等。“绘本分为几个板块,第一个板块就是误入聊斋,一只名叫‘妖妖’的小狐狸引领着游客‘海海’到淄博各个景点游览,采用四格漫画形式同时结合聊斋文化,让整个作品充满故事性和趣味性。”牟蔚蔚说,在齐文化展示部分,则是重点描绘了临淄新文化博物馆、足球博物馆,以及中国古车博物馆、管仲纪念馆。
除此以外,海岱楼、八大局、淄博烧烤……淄博各大网红打卡地全部包含在内,一本手绘足以带领游客玩转淄博。近日,这本共100多页的手绘本,历时一年后最终创作完成。其中仅海岱楼手稿,牟蔚蔚就重画了多次。“因为海岱楼楼体比较复杂,画了很多次都觉得不满意。”正是对作品的精益求精,绘本一经推出获得了一致好评。
绘本既是城市档案,也是情感纽带
《哟嗨!淄博》完成后,在社交平台上引起了广泛关注,浏览量达到10万+。网友留言让牟蔚蔚十分感动,有网友称:“这是值得学习推广的美术师,是创新、是文化。”牟蔚蔚说,能够通过这种方式,用自己的微薄之力去为家乡作贡献,算是实现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愿望。
牟蔚蔚出生于淄博桓台县,芦苇初绿,湖面如镜,微风吹过的马踏湖是其童年难以忘怀的场景。在进行马踏湖绘作时,牟蔚蔚写下一段独白:“小时候,记忆中马踏湖芦苇很高很高,水很清很清,撑船的大娘黑黢黢,皱纹从她撑船的手背一直爬到了她开心的脸上……”正如牟蔚蔚期待的那般,如今的马踏湖迎来了更多欣赏它的游客,更多的人爱上了这个美丽的地方。
绘本中的每一处景点都有一段文字介绍,充满烟火气的淄博早市、最美书店钟书阁、千年古韵海岱楼、仿古老街博山老颜神……这些无数淄博人心中的游览胜地,通过文字与绘画的细腻笔触,向外地游客展示这座城市的魅力,分享着藏在其中的记忆与思绪。
许多淄博市民在评论区“认领”画中场景:“这是我每天买菜的早市!”“泪目,看到了小时候的蒲松龄故居。”在刚刚结束的五一假期,有不少外地游客购买了绘本的印刷本。牟蔚蔚贴心地在绘本上设计了留白,“小朋友买回家以后可以涂鸦,用画笔画出他们心中的淄博。”
继续用手绘推广家乡文化 想对志同道合者说“一定要坚持”
“手绘艺术对于推广地方文化有一些优势,比较直观生动,视觉记忆明显。同时可以激发公众的二次创作,创作门槛较低。”牟蔚蔚说,她计划未来深耕聊斋文化推广,将聊斋故事运用手绘形式展现出来。
通过手绘形式展示家乡的同时,她也希望更多人参与推广家乡的创作中来。“艺术创作有很多形式,墙绘、版画木刻、剪纸、陶瓷……形式不限,但最重要的可能还是创作者的用心和坚持。”牟蔚蔚说,出去旅行时她会着重留意当地文创产品,感受文化的同时给自己打气坚持。
目前,这本手绘画作已经作为文创产品进入市场流通,对于其他用艺术记录家乡的年轻人,她想说:“创作并非一朝一夕完成,一定要坚持下去。艺术不必高高在上,能让大家重新发现身边的美好,就够了。当你拿起画笔时,心里想的是,愿每个人都能遇见我深爱的淄博。”
编辑:郑楚翘 校对:王菲 剪辑:王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