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薛冬
近日,山东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推动专利产业化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5月28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政策例行吹风会,邀请省市场监管局、省科学技术厅、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省财政厅等部门主要负责同志对文件进行解读。
山东省科技厅二级巡视员王洪国表示,近年来,山东省科技厅聚焦专利转化关键环节,以机制创新、平台建设、生态优化为抓手,全力推动专利转化工作提质增效。2024年,全省共登记专利技术合同6196项,成交额574.84亿元。
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改革综合试点,充分激发专利转化活力。瞄准破解制约专利转化难点堵点问题,创新性提出实施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横向科研项目结余经费出资科技成果转化、“权益让渡”等16条有力举措,充分激发科研人员专利转化积极性。目前,已遴选22家试点单位围绕6大重点任务开展改革探索,全力打造专利转化新高地。
构建专利转化服务平台体系,助力专利运用和转化。一是加快技术转移中介机构建设。备案省级技术转移服务机构93家,2024年促成技术交易额63.28亿元。二是加快中试基地建设。建设40家省科技成果转化中试示范基地,2024年完成中试项目合同额达8.74亿元。三是加快概念验证中心建设。建设6家省级概念验证中心,2024年促成技术合同成交额1.83亿元。四是加快技术经纪人队伍培养。建设省以上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12家,目前已累计培养技术经纪人8700多人。
建强山东科技大市场,为专利转化运用营造良好氛围。依托山东科技大市场,整合全省科创资源数据,构建统一数据库,集聚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机构,为专利转化提供一站式服务。目前,山东科技大市场已建立专利池,征集、评估、入库专利5.8万项;累计挂牌专利成果1453项,挂牌金额11.05亿元,成交1248项,成交金额约9.32亿元。
下一步,山东省科技厅将采取以下举措,切实抓好专利转化工作,推动更多的专利成果走出实验室、迈向大市场。
深化专利转化机制改革。推进科技成果转化16条“硬措施”落地落实,推动试点单位在职务科技成果单列管理、“权益让渡”、专利“先使用后付费”等方面加快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模式,成熟后面向全省进行推广。
健全专利转化服务体系。建强用好山东科技大市场,常态化发布优质专利成果,深入开展“高校和科研机构存量专利盘活”等专项行动。加强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建设,为专利成果提供概念验证、二次开发、工艺验证和中试熟化等服务。培育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壮大技术经理人队伍,推动专利与市场精准对接。
塑强专利转化金融支撑体系。全面落实科技金融若干措施,发挥“科融信”综合服务平台作用,完善“鲁科贷”“鲁科担”“鲁科保”等科技金融产品体系,扩大股权联动、“先投后股”试点,推进科技创新债券落地,引导更多社会资本“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编辑:俞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