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7月1日上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邀请省医保局负责同志等介绍山东提升医保服务质效筑牢群众健康保障情况。
发布会上,山东省医疗保障局副局长李博介绍:今年以来,省医保局紧扣省委、省政府和国家医保局部署,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持续提升医保服务质效,全力筑牢健康保障网,努力降低群众就医购药负担,让群众看病更省心、更安心。主要在五个方面取得新进展:
门诊慢特病跨省结算“再升级”。2022年,山东就在全国率先实现高血压、糖尿病等5种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直接结算率超过90%。去年12月,又新增5种病种纳入跨省直接结算范围,并完成全国首例冠心病病种跨省直接结算。截至今年6月底,全省支持新增门诊慢特病跨省直接结算的医疗机构达2859家。只要打开国家医保服务平台或“爱山东”APP,动动手指就能轻松完成异地就医备案、异地联网医院和可结算病种查询,在备案地联网医院就医直接医保结算,方便快捷。
医保基金结算按下“加速键”。医保基金是大家的“救命钱”,也是医药行业发展的“助推器”。今年1月起,山东全面启动医保基金与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改革,在给定点医药机构提前拨付资金的基础上,把原本一个多月的结算周期压缩到15个工作日以内,减轻了医药机构的资金压力。3月,实现了全省医保基金即时结算全覆盖;截至5月底,已向3.3万多家定点医药机构拨付资金,助力医药机构提升服务,更好地满足广大群众就医需求。
医保与医药企业直接“牵手”结算。以前,医保和医院结算,医院再给医药企业付货款,流程复杂又耗时。根据国家医保局的部署要求,现在山东搭建了全省统一的药械结算监管平台,医药企业、医院、医保部门在线上就能完成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结算申请、审核、支付,全程透明又高效。目前,山东集采药品和医用耗材货款直接结算已经实现全覆盖,结算周期从平均6个月以上缩短到27天,加速了医药企业资金回笼,节省了运行成本。
基本医保与城市定制型商保“一站式”同步结算。山东创新推出“医保+定制型商保”一体化结算平台,打破部门间的数据壁垒。目前,山东省16市均推出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群众看病结算时,“医保+定制型商保”一体化结算平台自动计算基本医保和定制型商保的报销金额,“医保报销+定制型商保赔付+个人自付”一次结清,不用多处往返。目前,全省16市已全部上线该平台。截至6月底,全省有3466.69万笔医疗费用通过“一站式结算”报销,累计报销20.62亿元,受益人群达626.50万,真正实现“零跑腿、零等待、零垫资”。
长期护理保险扩面提质。山东在长期护理保险领域持续探索创新,在全国率先实现职工长期护理保险全覆盖的基础上,2022年全面启动居民长期护理保险,参保人数和试点范围均走在全国前列。截至5月底,全省有5444万人参保,65万人享受过护理待遇。目前还实现了长护险异地支付和待遇网上申请,近1500人在外地享受待遇超2000万元。我们将继续扩大覆盖范围,完善经办规程,加强护理服务机构管理和人员培训,让失能群众得到更专业、更贴心的照护。
编辑:刘丹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