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柴颖颖
民营经济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我国民营经济已经形成相当的规模、占有很重的分量,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备坚实基础。作为外贸大省的山东,已经形成了民营企业为主的进出口发展格局,每年有数万家民营企业活跃在外贸发展一线,它们是山东外贸发展最主要的参与者和贡献者。
7月17日,在山东省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的2025年上半年山东外贸进出口情况发布会上,青岛海关副关长石勇介绍,海关数据显示,上半年,山东省民营企业进出口值为1.31万亿元,增长7.7%,高于全省总体增速0.9个百分点。其中,民营企业出口8216.4亿元,增长6.6%;进口4933.2亿元,增长9.6%。
“主力军”作用突出
从市场主体看,上半年山东省有进出口实绩的民营企业突破6万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617家,每100家外贸企业中有92家是民营企业。从外贸规模看,民营企业占山东外贸进出口的比重达到76.1%,提高0.6个百分点,其中出口比重高达78.1%,进口比重72.9%。从增量贡献看,民营企业出口、进口增速均高于整体,上半年山东省85.1%的外贸增量由民营企业贡献。
“拓市场”成效显著
上半年,民营企业对175个国家和地区的进出口实现了增长。对东盟、欧盟、俄罗斯、日本等主要市场进出口均保持平稳增长,增速分别达到1.6%、7.1%、2.5%、3.1%,基本盘稳固。民营企业凭借经营灵活、适应性强的优势,开拓新兴市场也取得良好成效,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增长10.2%,达到8666.3亿元。对拉丁美洲、非洲、阿拉伯联盟进出口分别增长15.3%、43%、37.2%。
“双循环”贡献突出
民营企业是打通国际国内“双循环”的主要力量,对国际产业合作发挥着关键作用,众多民营企业通过中间品贸易将我国产业链优势辐射到海外。上半年,山东省民营企业出口中间品3943.3亿元,增长8.7%,钢铁、塑料、铝、玻璃、五金、纺织等行业中间品出口均保持快速增长。
进口方面,民营企业也为更加充分利用海外资源做出重要贡献。上半年,民营企业16类大宗商品进口值达到3371.7亿元,增长13%,占全省大宗商品进口总值的78.4%。新企业、新项目给进口发展带来了新活力,上半年,裕龙石化进口值超过260亿元,拉高全省总体进口约3.7个百分点。
“高端化”持续迈进
民营企业已成为我国科技创新的重要力量,出口商品正加快高端化转型。上半年,民营企业高端装备出口349.3亿元,增长58.9%;电子技术产品出口231.8亿元,增长26.5%。船舶、电动汽车、机床出口分别增长98.6%、79.6%、16.3%。
民营企业外贸品牌建设也在持续推进,上半年自主品牌出口1922亿元,增长15.1%。高科技行业需求扩大也推动民营企业进口向高端化迈进,歌尔集团为代表的科技企业积极扩大进口,民营企业集成电路进口值增幅高达39.2%。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已于2025年5月20日开始施行。对于全社会稳定预期、提振信心、凝聚力量,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激发民营经济发展动能,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民企有活力,外贸才有动力。海关将贯彻落实《民营经济促进法》,继续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决策部署,应企业之需、解企业之难,不断优化通关流程、降低企业成本、精准服务保障,持续激发民企外贸活力,为山东外贸高质量发展再添动能。
编辑:曹梦佳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