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大县域经济,威海这个滨海城区有三招
大众新闻·大众日报  10小时前

近日,威海市环翠区再次获评“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显著县”,这是环翠区连续5年在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差异化评价中取得佳绩。环翠区为何能够始终保持持续的发展势头,稳居县域经济发展的“第一方阵”?

举措一:“环翠智造”锻优势

在威海宝威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制品车间,微米级精度的全自动化铺丝机高速运转,机械臂精准铺设碳纤维预浸带,打造出高端航空构件。今年初,宝威新材料投入百万元,新上全自动铺丝生产线,无需人工干预,便可快速、保质地完成大批量、超高精度的碳纤维铺层任务。“目前,单台铺丝机的效率是传统手工操作的20倍,产品良品率和材料利用率均超过99%。”宝威新材料工程师姜育泊介绍。

宝威新材料是环翠区制造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缩影:威海广泰空港设备股份有限公司逐渐成为全球唯一能为整座机场配套所有地面保障设备的隐形冠军企业;威海市海王旋流器有限公司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全国第一、全球前三;三角轮胎股份有限公司以创新智造,引领中国轮胎行业升级……乘势而上,环翠区正加速实施“企业新型工业化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和“优质中小企业冲冠计划”,全力锻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

环翠区工信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蔡丰蔚表示,上述两个“计划”就是作战图,当地将聚焦政策、资金、服务三措并举,力促全年新增省级以上专精特新、单项冠军等企业20家以上,智能及绿色工厂15个以上,推动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超85%,打造“环翠智造”高端样板。

举措二:“立体经济”要效益

作为寸土寸金的中心城区,土地空间有限,如何持续挖潜?向立体空间要效益。环翠区瞄准楼宇经济这片“新蓝海”,第一步就是给全区楼宇来一场精准“体检”。历时三个月,环翠区摸排116栋重点楼宇,逐一“把脉问诊”,精准“画像”。

“‘体检’结果让我们大吃一惊,市中心黄金地段,部分楼宇空置率比较高。为此,我们立即建起‘一楼一档’,把家底摸清楚。”环翠区商务局党组成员邹英杰说。

位于环翠区核心商圈的财金中心,就是体检中发现的“潜力股”。这栋楼宇虽然已经是5A级写字楼,但产业定位模糊不清,街道反复研讨,最终厘清发展思路。

为打造好财金中心,环翠楼街道联合环翠区财政局、商务局,开展产业链招商、全员招商,从工商注册到融资对接,为进驻企业提供一站式全流程服务,最终吸引邮储银行、兴业银行等多家全国性金融机构进驻该中心。目前,环翠楼财金中心出租率高达98%,进驻市级以上金融机构6家,2024年总营收突破20亿元,带动周边60多家金融及服务机构协同发展。

如今,“楼宇生金”在环翠区处处开花,去年以来,全区盘活楼宇20万平方米,引进项目80多个。

举措三:“蓝色动能”激活力

面对高质量发展的新要求,环翠区还把目光投向大海。

最近,在山东铂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的研发测试区,六推机器人正在进行水下测试,别看它个头不大,却能在水下300米游刃有余地精准作业,是应急救援、水下安检的利器。进驻远遥浅海科技湾区两年,企业已研发出四大类定制机器人。快速成长的背后,离不开湾区“全链条”服务的强力支撑:政策专员主动上门,量身定制申报方案,帮助企业精准牵线哈工大、山大等高校人才,并打通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

“短短两年,团队从十几个人到现在三十多人,建立了研发生产基地,场地扩大了1000多平方米。”山东铂金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姚茹说。

不只有铂金动力,随着国家海洋综合试验场(威海)全面开工,远遥浅海科技湾区已汇聚起18支顶尖涉海团队,落地44个海洋新兴产业项目。与此同时,环翠区还培强做优铝精深加工产业园、威海创新园等创新平台,统筹抓好招商引资、招才引智、招院引所,聚力打造“大科创”格局下的区域创新体系。

去年以来,环翠区新打造市级以上创新平台15家,新增科技型中小企业88家、高新技术企业37家,列入省级企业技术创新项目58个,促成产学研合作协议17项。

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抓产业、促创新的同时,着力优化营商环境,亦是不可或缺的一环。环翠区在全省率先成立区政府直属的营商环境建设服务中心,靶向推进“企业+N”集成式涉企服务,开展优化营商环境创新提升行动,擦亮叫响“营在环翠 商通未来”品牌。

编辑:俞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