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三伏天的到来,三伏贴、督灸等传统中医外治法迎来一年中的“黄金期”。 从线下中医院排队到线上预约爆满,传统“三伏贴”疗法近年来备受青睐。记者近日从多家中医医疗机构获悉,今年三伏贴的贴敷人群中,青少年占比显著上升,已达贴敷总人数的40%,成为这一季节性疗法的主力受众。
青少年群体需调整生活方式
门诊数据显示,往年三伏贴的主要受众是中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但近年来家长带孩子来贴敷的比例大幅增加。青少年贴敷三伏贴多为调理过敏性鼻炎、反复呼吸道感染、免疫力低下等问题。
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针灸推拿科主任任泉钟介绍:青少年群体的过敏性鼻炎,不良生活习惯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比如饮食寒凉、熬夜等都会导致免疫力低下,诱发过敏性鼻炎。中医养生不仅是借助时节进行针对性调理,更需要做好生活方式的调整。
据了解,“三伏贴”主要适合呼吸系统疾病、风湿骨病、消化系统疾病、妇产科疾病四大类疾病。此外,“三伏贴”还可以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以及针对不同的体质类型进行调理和改善,如畏寒怕冷、疲劳乏力、免疫力低下等。
专家提醒:辨证施治是关键
在门诊,任泉钟仔细观察着患者的舌苔和脉象,辩证之后,他拿着蘸过生姜汁的棉签,告诉身旁的医师具体需要贴敷哪些穴位。
“生姜汁在三伏贴中主要起到温通经络、散寒祛湿、增强药物渗透力的作用。中医认为生姜性温味辛,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药物成分更好地透过皮肤渗透穴位,同时其温热特性可协同三伏贴中的其他药物如白芥子、细辛等,增强温阳散寒、化痰逐湿的功效,尤其适合寒湿体质或患有哮喘、关节炎等慢性虚寒性疾病的人群。”任泉钟随后给记者讲解道。
针对青少年使用三伏贴的热潮,任泉钟强调,三伏贴虽属外治法,但仍需严格遵循“一人一方”原则,部分电商平台销售的“家用三伏贴”存在药材配比不规范问题,建议家长选择正规医疗机构操作。
从2025年开始,三伏贴作为中医保健项目变为自费项,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启动了“三伏贴”惠民活动,对广大市民免费贴敷;同时引入膏贴机,既可以做到“临方加减”,又依托低温化膏技术提升了临床疗效。自7月20日入伏以来,针灸推拿门诊已经免费贴敷三伏贴2万余贴。
市场观察:健康消费受重视
除了常见的三伏贴,记者走访山东省中医院、山东省公共卫生中心、济南市中医院等多家门诊发现,不少人选择在三伏天做“督灸”。督灸,又称“长蛇灸”,通过在人体背部督脉上铺敷生姜、药粉、艾绒等进行灸疗,借助三伏天阳气最旺的时机驱寒祛湿。督灸这一以“冬病夏治”为核心理念的中医外治法,正成为健康消费市场的新宠。
“督灸扶阳”“灸中之王” ……社交平台上“督灸体验”“三伏养生打卡”相关话题热度居高不下,长期熬夜、久坐办公的年轻人,将督灸视为对抗亚健康的“天花板方案”。32岁的程序员小林直言:“每次灸完背部发热,颈椎僵痛明显缓解,肠胃都觉得舒服了”。
从三伏贴圈粉青少年到督灸走红的背后,既有传统医学的回归,也有当代年轻人对健康管理的迫切需求。业内人士指出, 随着健康意识的提升和科技的发展,健康消费市场将进一步年轻化、精细化,健康消费将成为新消费时代的重要赛道。
编辑:刘玉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