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公安:注意!接到“96110”预警电话或“12381”短信请第一时间响应
新黄河  5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张帅  

8月5日下午,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全省纵深推进反诈三年行动有关情况。会上,省公安厅刑事侦查总队总队长靖涛详解电信网络诈骗拦截劝阻工作,披露典型案例并介绍相关机制,凸显源头防范的关键作用。

发布会上通报的一起典型案例显示,今年7月,济南市公安机关接到紧急预警,辖区居民霍某疑似遭遇冒充熟人诈骗。民警按预警机制紧急上门劝阻时,霍某家中无人,其妻子称“在外旅游未受骗”。但民警综合研判发现夫妇二人并未外出,判断已遭深度洗脑。最终,民警在二人前往银行转账途中将其拦截。面对夫妇俩的抗拒与激动情绪,民警将其带回派出所,通过讲解诈骗套路、播放真实案例视频,历经近3小时劝导,成功让二人醒悟,保住即将转账的10万元。

靖涛表示,及时发现潜在受害风险并实施劝阻,是避免诈骗得逞的关键。近年来山东持续完善预警劝阻体系,形成“省主建、市主研、县主劝、所主见”四级闭环机制,明确全流程规范。同时联动“警格”“网格”力量,全省1.8万名民辅警与5.5万名网格员、高校学生等公益力量协同响应,确保预警信息快速落地。

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省已发布预警信息938.6万条,通过“短信+智能语音+人工电话+上门劝阻”分级分类处置,完成电话预警112.9万人次、上门深度劝阻113.1万人次,避免群众损失17.3亿元,劝阻成功率高达99.99%。其中,对紧急高危潜在受害人实施“见面深度劝阻+15天持续关注”,严防二次受骗。

山东还强化警、信、银、企四方协作,整合多源数据识别涉诈风险,协同拦截被骗资金,主动警务与预防警务成效显著。

公安机关特别提醒,市民接到“96110”预警电话或“12381”预警短信时,需第一时间响应;若民警提出见面要求,说明风险极高,应立即中断与陌生人联系及转账行为。同时呼吁社会力量加入预警劝阻志愿队伍,共同守护财产安全。

编辑:孙菲菲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