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黄敏
8月6日,省政府新闻办在浪潮人工智能工厂举行“产业链上的山东好品牌”现场记者见面会。新黄河记者从现场获悉,中移齐鲁创新院研发业内首个“芯合”异构超融合基础软件栈,有效提升了国产智算芯片推理性能,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该院将构建全链条服务能力与开放生态,促进人工智能像通信服务一样普惠。
研发业内首个“芯合”异构超融合基础软件栈,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
据了解,中移齐鲁创新院是由山东省人民政府和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建设的新型研发机构。2024年7月3日,山东省政府和中国移动签署《共同推进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合作备忘录》,中移齐鲁创新院揭牌。该院立足山东产业优势,围绕人工智能、算力网络、数据要素三大方向,构建覆盖“网络—算力—数据—模型—平台—应用—安全—服务”的全栈能力体系,打通端到端的全场景服务链路,推动大模型、大数据成果应用快速落地,助力山东制造强省、数字强省建设。
中移齐鲁创新院院长郑晓莉表示,成立以来,中移齐鲁创新院加快推动“数算智”全要素新质生产力核心布局,仅一年时间,取得了丰硕成果。
算力网络方面,中移齐鲁创新院研发业内首个“芯合”异构超融合基础软件栈,打造算力原生平台和异构混合训练系统,有效提升了国产智算芯片推理性能,降低大模型训练成本,同时该成果通过工信部及中国信通院联合发起的人工智能基础软硬件基准认证,相关指标业内领先。
数据要素方面,中移齐鲁创新院规划全国首个“1+16+N”(1个省级枢纽节点、16个市节点、N个可信数据空间)省域全域数联网,建成中国移动山东数据标注基地,推动山东特色产业可信数据空间建设。
人工智能方面,中移齐鲁创新院以中国移动九天大模型全栈能力为基础,发布“齐鲁智聚平台”,建成面向山东的大模型能力工厂,落地AI for Science山东节点,打造AI+政务、海洋、工业、医疗等AI+行业创新应用,承接战新产业、未来产业研发任务10余项,持续构建自主核心能力,为人工智能赋能产业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自主研发首个央企通过国家“双备案”的“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
谈及山东人工智能产业链,郑晓莉表示,中移齐鲁创新院依托中国移动在央企人工智能领域的先发优势,扮演了“供给者”、“汇聚者”和“运营者”的三大角色。
所谓“供给者”,是中移齐鲁创新院提供泛在普惠的智算资源,在山东省打造了“2+2+X”(2个训练中心,即青岛智算中心和济南天数智算中心;2个集中推理中心,即移动云小模型推理中心、青岛智算中心大模型推理中心;X个边缘智算节点)的智算资源布局,智算规模超1000P,依托梧桐大数据平台,汇聚数据超2000PB,构建151个高质量行业数据集,自主研发首个央企通过国家“双备案”的“九天·众擎”基座大模型以及40余款行业大模型,为产业链夯实“算力底座”、“数据资源”和“模型供给”。
所谓“汇聚者”,是中移齐鲁创新院作为中国移动在全国设立的首批大模型产业创新基地,始终将融入和服务山东特色产业作为重中之重,对大模型产创基地入驻客户提供算力调度、数据处理、模型训推和应用开发的全流程服务,聚焦省内政务、工业、海洋、医疗等优势产业,与省内头部企业开展合作,汇聚生态合作伙伴优质能力68项,实现基础设施共通、核心能力共用、应用服务共创,加速原创性技术突破和标志性成果产出,打造“观海”海洋科学智算平台、生产企业供应链管理中枢等标杆案例26项,助力山东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
所谓“运营者”,是中移齐鲁创新院依托中国移动领先的算网新型基础设施、海量高质量数据资源及深厚的行业积累,已构建“网算数模台用安服”等全栈核心能力,打造数智生活、数智生产、数智治理三维AI赋能体系。中移齐鲁创新院将立足山东产业优势,通过构建全链条服务能力与开放生态,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可复制的差异化发展范式,促进人工智能像通信服务一样普惠。
“通过扮演好‘供给者’‘汇聚者’‘运营者’这三大角色,中移齐鲁创新院正着力构建‘数智算’全要素融合的创新服务体系,助力山东加快形成技术领先、应用丰富、生态协同的人工智能产业链发展格局。”郑晓莉表示,作为扎根山东的新型研发机构,将秉持“立足济南、面向山东、辐射全国”的发展理念,充分发挥移动技术、资源和平台优势,深度融入山东发展大局,与本地产业生态紧密协同,为山东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培育新质生产力贡献“移动智慧”和“移动方案”。
摄影:徐超 编辑:杨子梦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