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红色文化火起来?山东革命文物工作沉浸式成果展示暨山东抗日战争胜利文献展来了
新黄河  10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石晓丹  

8月27日,山东革命文物工作沉浸式成果展示暨山东抗日战争胜利文献展开展仪式在济南举办。本次活动以“烽火回响八十年砥砺奋进新征程”为主题,通过沉浸式体验、小戏小剧展演、多维成果展示等环节,串联起山东抗战历史记忆与新时代奋进力量。

沉浸式展示让历史“活”起来

活动现场,红色旋律与历史场景交相辉映,打造出“一步一景见历史”的沉浸式体验空间。山东歌舞剧院带来“红色集结号”红色歌曲串联,激昂旋律重现抗战时期军民同心的热血氛围;山东省图书馆实景演绎《载书播迁》,生动还原抗战时期学者王献唐为护文物辗转迁徙、坚守文脉的艰辛;沂南红嫂家乡旅游区小戏小剧《跟着共产党走》,以质朴真挚的表演赢得观众阵阵掌声。

“这场活动我们力求创新,用场景化方式,让革命文物活起来,让历史故事动起来。”活动负责人介绍,从红色旋律到场景演绎,从学者护书到军民抗敌,每一个环节都在努力打破历史与现实的隔阂,让抗战记忆可感、可触、可共情。

“十个一批”成果筑牢红色传承根基

红色文化特色村——商河县韩庙镇店子村

作为沂蒙精神的诞生地,山东近年来深耕革命文物保护与利用,通过系统性推进“十个一批”工程,构建起“保护—活化—传播”全链条体系,现场播放的《山东革命文物工作成果展示片》,全景呈现了这份扎实成果。

铁道线上的抗日传奇——鲁南铁道大队历史陈列

革命文物保护修复工作成效显著。累计开展77次系统性定级评估,精准筛选评定革命文物2111件/套,先后完成9项可移动革命文物保护修复项目,累计修复文物1504件;先后开展两届山东省优秀革命文物保护工程推介活动,累计评选出14项优秀革命文物保护工程,发挥优秀保护工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进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增补工作,遴选具有重要抗战价值的不可移动革命文物纳入省级保护序列,进一步织密全省革命文物保护网络。

章丘第一支抗日武装建立旧址修缮保护工程

革命文物宣讲推介持续提升。山东与山西、河北、河南三省深度协作,连续三年开展革命文物故事宣讲推介活动,通过“跨省交流同台竞技”的模式,培育出一批懂文物、会讲解、善传播的专业革命文物讲解员。创新推出系列短视频,由优秀讲解员实景讲述文物背后的抗战故事,让文物故事直抵人心。

革命文物传播方式创新升级。线上打造全省抗战文物电子地图,100处抗战革命文物地标被擦亮;AI技术复原张玉华等一批山东抗战英雄事迹,实现“云端与英雄对话”。线下遴选“山河永固——晋冀鲁豫抗日根据地革命文物展”等22个主题精品展览,其中5个成功入选全国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主题陈列展览推介名单,数量居全国第一;推出97台抗战主题精品剧目,举办“中国油画名家笔下的沂蒙山”等高水平美术展览,用艺术力量绘就弘扬抗战精神的时代画卷。

文献展启动数字赋能重现峥嵘岁月

在抗日战争胜利山东战区受降旧址——奎虚书藏楼,“齐鲁烽火永恒丰碑——山东抗日战争胜利文献展”开展仪式同步举行。展览创新采用“三地联动资源互通”模式,聚焦1945年8月至12月山东抗战胜利及受降前后关键历史时期,系统呈现了山东战区受降、沙沟受降、禹城大战等重要历史事件。

活动现场,全省100处重要抗战文物地标进行了数字化重现,红色故事《松涛之上永不褪色的军礼》利用AI技术实现金牌讲解员与抗战老兵的“跨时空对话”。利用创新形式,生动展示山东革命文物工作成果。

据悉,“齐鲁烽火永恒丰碑——山东抗日战争胜利文献展”将持续至12月底。

编辑:俞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