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宝妈把半亩小院种成 “百草药园”:艾草艾灸、黄芪泡水,既能观赏又能养生
新黄河  8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李焜染  

春天摘金银花泡水,夏天割艾草做艾灸,秋天挖丹参熬汤,连马齿苋、蒲公英这些“野草”都成了宝贝。

在聊城高唐县的一个普通村落里,“85后”宝妈步岩将自家半亩小院打造成了一座生机勃勃的“百草药园”。她用了三年时间自学中医知识,在院子里种上了上百种草药。从常见的艾草、黄芪到野生的马齿苋、地黄,这个充满药香的小院不仅是她的园艺天地,更成了一家人的“天然药房”。

在自家小院种植百种药草

一场与中医的“意外邂逅”

步岩的草药种植之路始于一次偶然的相遇。三年前,她经常为孩子的小毛病发愁,一次经人介绍认识了一位老中医。“那时候孩子经常咳嗽、有鼻炎,看西医总也断不了根,老中医开了个简单的方子,用几味常见草药调理就好了。”这次经历让步岩对中医产生了浓厚兴趣,她开始购买中医养生书籍,跟着视频学习中医知识。

学习会计专业的步岩,骨子里藏着对园艺的热爱。“我从小就喜欢种点花花草草,以前在阳台种些蔬菜,后来想起老家还有这个老院子,就想着能不能种点有用的植物。”抱着这样的想法,她开始在网上购买草药种子,从最常见的艾草、薄荷入手,慢慢摸索种植技巧。“刚开始就种了三四十种,没想到越种越多,现在院子里已经有上百种草药了,很多还是野生的,像马齿苋、地黄、蒲公英,这些'野草'其实都是很好的药材。”

为了改造这个半亩大的老院子,步岩没少花心思。她在院子里规划出不同的种植区域,根据草药的生长习性安排位置。“牡丹、芍药能长到两三米高,我就把它们种在显眼的位置,还做成花门,美观好看;艾草、薄荷这些长得快的,就种在容易打理的地方。”她说,现在整个院子就像一个微缩的百草园,春天有芍药花开,夏天艾草飘香,秋天能挖丹参、黄芪,冬天还有耐寒的麦冬绿意盎然。

百种草药用多少采多少

既是景观也是“家庭药房”

视频中看到步岩的百草园,处处是花花草草。精心打理的花圃里,白芍与牡丹竞相开放,金银花顺着篱笆攀爬,食用玫瑰散发着甜香。但仔细一看,角落里还藏着不少“宝贝”:一丛丛艾草长得齐腰高,旁边是刚收割过一茬的薄荷,还有黄芪在阳光下舒展,桔梗开着小花。

“这些草药大部分都能两用,既能观赏又能入药。”步岩摘下一片紫苏叶放在鼻尖轻嗅,“像这个紫苏,夏天孩子有点感冒咳嗽,我就用它的叶子煮水给孩子泡脚,效果特别好。”她指着不远处的艾草丛说,每年端午前后她都会收割艾草,晒干后做成艾灸条,冬天手脚冰凉时灸一灸,驱寒效果特别好,比去养生馆还方便。

在步岩的带动下,她的丈夫也加入了种植药草的行列。“大孩子上高中,有时学习压力大失眠,我就用合欢花给他泡水喝;小的四年级,得了鼻炎,经常喝点金银花也祛火。”她介绍说,自己40岁后总觉得气虚,每天用黄芪泡水喝,现在精神好多了。

说起种植草药的收获,步岩打开了话匣子。“最明显的就是孩子的身体变好了,现在小毛病基本都能用草药调理。”她还分享了自己的经历,“我以前有严重的失眠,凌晨总睡不着,用了几味草药调理,现在睡眠质量好多了。”这些实实在在的效果,让她更加坚定了学习中医、种植草药的决心。

从自种自用到分享知识

小院里长出“草药经济”

随着院子里的草药越来越多,步岩开始在网上分享自己的种植经验和中医养生知识。她的头条号“步岩百草园”已经有70多万粉丝,公众号也有6万多读者。“每天我都会更新院子里的草药生长情况,分享一些简单的养生小方子,没想到这么多人喜欢。”

不少粉丝被她的“百草园”吸引,纷纷留言询问种植技巧和药材功效。“有人问我丹参怎么种,有人想买我晒的艾草,还有人专程从外地来参观我的院子。”步岩说,现在她不仅自己种草药,还会分享种植药草的知识,如何打造自己的小花园,“很多人跟我一样,想在自家阳台或小院种点草药,既能观赏又能养生。”

除了分享种植经验,步岩还把中医养生融入日常生活。她会用自己种的菊花、枸杞泡养生茶,用玫瑰花瓣做点心,甚至还学着用中药给孩子做香囊。“现在家里人都跟着我学认草药,也懂得了不少养生的知识。”她说,种植草药不仅让家人受益,还让她找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

尽管种植过程中也遇到过困难,比如丹参连续两年种植不佳,人参更是因为环境不适“夭折”,但步岩从未放弃。“每种草药的生长习性都不一样,有的喜阳,有的喜阴,有的需要沙质土壤,有的喜欢湿润环境,我现在还在不断学习。”她指着院子里新开辟的一块地说,下一步她想尝试种植更多适合北方气候的中药材,把这个“百草药园”打造得更丰富。

剪辑:王瑶华  编辑:陈彤彤  校对:高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