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薛冬
9月29日,黄河流域质量强企强链强县赋能高质量发展经验交流暨2025年“质量月”联动提升活动在黄河入海口城市山东东营举办。本次活动由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东营市人民政府、垦利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以“加强全面质量管理,促进质量强国建设”为主题,通过经验交流、成果发布、技术推介与实地观摩,凝聚沿黄九省质量共识,构建区域协同发展新格局。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二级巡视员李常青,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党组书记、局长、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吴承丙,东营市委副书记、市长陈必昌出席活动并致辞。
李常青在致辞中强调,沿黄九省区联合开展“质量月”活动,在知识产权、标准、计量等领域先试先行,省际联动发展活力持续增强。他倡导沿黄省份深入贯彻《质量强国建设纲要》,在三方面发力:加力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推动质量管理数字化升级,“一链一策”提升产业链质量,“一县一品”打造区域特色;筑牢高质量发展的质量基础,优化质量基础设施资源配置,深化计量、标准、检验检测等要素集成应用,主导制定新兴领域国际标准;深化区域质量交流合作,不断完善区域质量标准合作机制,激发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等主体创新活力,构建更高水平的质量标准协同发展体系。
吴承丙指出,近年来,沿黄九省区市场监管部门在总局指导下密切协作,在质量领域取得积极成效,构建起跨区域质量协同发展体系。他介绍,山东省深入推进质量强企、强链、强县建设:培育中国质量奖获奖企业3家,推出“好品山东”品牌523个;支持217家链主企业组建质量创新联合体;在136个县市区全面开展质量强县建设,4个县市区入选全国质量强县培育创新试点。他建议,要用好质量工作“工具箱”,推广绿色标准认证、推进碳计量与水计量建设,共同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质量提升;加快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搭建科创平台,推动行业节能降碳,助力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促进流域内质量基础设施共享互认,深化省区合作,共同构建黄河流域质量治理新格局。
陈必昌在致辞中介绍,本次活动推动沿黄城市更高水平实现质量协同、产业合作,促进全流域质量工作优势互补、整体提升,东营市将学习运用本次活动成果,深化与沿黄城市在多个领域合作,为提升黄河流域质量治理能力作出东营贡献。
活动现场,发布了沿黄九省质量强企、强链建设典型案例与质量强县建设经验做法,展现流域质量发展的集体智慧。同时,沿黄九省质检机构分别推介了质量基础设施特色项目,并共同发布检验检测服务效能提升倡议书,提出建立“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同创新”合作机制。
当天下午,与会人员进行实地观摩,近距离学习先进企业在智能化改造、新材料研发、地理标志产品培育等方面的质量提升实践。
沿黄九省市场监管部门负责同志、相关县区政府代表、技术机构与企业代表,山东省质量强省建设协调推进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东营市政府、垦利区政府负责同志,各市市场监管局负责同志,及省内外媒体记者等参加活动。
会前,为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关于构建高水平质量基础设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山东省市场监管局在东营召开工作推进会,通过政策解读、交流研讨等方式,全面部署质量基础设施赋能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工作。
编辑:刘雨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