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400余人坚守岗位,超级工程胶州湾二隧不停歇
新黄河  昨天 11:39

新黄河记者:郭尧  

碧波荡漾,海天一色。在山东省青岛市胶州湾下86米处,机器轰鸣声此起彼伏,呈现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海天号”盾构机正稳步向前掘进。

青岛胶州湾二隧项目毗邻大海施工,最近处距离胶州湾仅10米。国庆期间,中铁十四局胶州湾二隧项目部共有400余人坚守岗位,紧紧抓住秋季施工的“黄金期”,争分夺秒地推进工程进度。他们深知,胶州湾二隧作为一项超级工程,对于完善城市交通网络、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意义非凡。在这举国欢庆的日子里,他们舍弃与家人团聚的机会,毅然坚守在施工一线。

“我在胶州湾第二隧道操作盾构机两年半了,这个假期坚守岗位,虽然不能回老家过节,但是看着工程一天天推进,心里还是特别有成就感。虽然不能和家人团聚,但想到我们的努力能为青岛的城市发展作出贡献,一切都值得。”1997年出生的李文渊,老家在甘肃张掖,他先后参建南京和燕路项目、苏州桐泾路项目、江阴靖江长江隧道项目以及青岛胶州湾二隧项目的建设,积累了丰富的盾构掘进经验。

目前,中铁十四局承建标段的“一大一小”两台盾构机正稳步推进。“海天号”盾构机掘进已超2700米,完成合同里程的80%;“国信号”盾构机目前掘进4000余米。据中铁十四局胶州湾二隧项目总工王君平介绍,盾构区间地质条件复杂,长距离穿越全断面硬岩,其中包含多处断层破碎带,且盾构机将在海中接收及洞内拆解,对盾构掘进提出了更高要求。

自进场以来,中铁十四局建设团队会同国内外专家研究论证,结合大盾构施工经验和技术积累,对盾构设备的刀盘形式、刀具类型、耐压耐磨能力、后配套等进行针对性设计,创新应用多项前沿技术,“量身”打造高配版穿海“利器”。

胶州湾第二隧道项目全长17.48公里,隧道海域段长9.95公里,连接青岛西海岸新区与东岸主城区。该工程由两条主线隧道和一条中间服务隧道组成,设计时速80公里,兼具客运与中小型货运车辆跨海通道的功能,是目前世界上建设规模最大、综合实施难度最高的海底道路隧道。隧道建成后,青岛将迎来“双隧时代”,促进胶州湾两岸一体化发展。

摄影:郭尧  编辑:柏凌君  校对:杨荷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