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记者:安仕萍
九九重阳,敬老情长。10月25日,由山东省文明办指导,青岛市委宣传部(青岛市文明办)、青岛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主办,崂山区委宣传部(崂山区文明办)、崂山区卫生健康局、崂山区老年大学、崂山区沙子口街道办事处承办的2025年山东省“我们的节日·重阳”主题文化活动在青岛市崂山区沙子口广场温情启幕。本次活动围绕“家风映重阳 孝亲续华章”主题,旨在弘扬尊老敬贤、孝老爱亲的中华优秀传统美德,营造崇德向善、文明和谐的社会风尚。活动现场吸引3000余名市民参与,各具特色的文化市集累计服务群众逾千人次,展现了新时代重阳文化的温暖图景。
银龄展风采,文化映初心
活动在崂山区老年大学合唱团《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的激昂歌声中拉开帷幕,55位银龄表演者精神矍铄、意气风发,用歌声传递对生活的热爱与对时代的礼赞。随后,崂山区文化馆模特艺术团以山海为幕,演绎融合传统与现代的时装秀《椿萱并茂山海情》,步伐从容、仪态优雅,生动诠释了“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的诗意境界。国家级非遗螳螂拳传承人陈乐平与弟子带来的表演刚柔并济、招式凌厉,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
模范传美德,孝善润人心
在道德模范访谈环节,荣获“山东好人”“感动青岛”道德模范的崂山人乔元敏分享了她16载守护嫂侄母女的感人故事,她将无血缘的残疾嫂侄视为至亲,悉心照料、不离不弃,用平凡的行动,传递着孝老爱亲、向善向美的家风,诠释了“亲情”二字的深刻含义。崂山区居民刘伟浩每周风雨无阻赴助老食堂,掌勺翻炒间烹调岁月温情,用倾听与陪伴填补桑榆孤寂,用一份份热乎饭菜传递邻里守望的温度。崂山区金家岭街道康城小区党委书记于通海,退休后主动投身社区志愿服务队,发挥余热参与矛盾调解、文明宣传,用实际行动诠释“退休不褪色”的责任担当。刘伟浩和于通海荣获2025年青岛市“文明市民”称号。三位典型人物以各自方式弘扬美德,共同绘就“孝老爱亲、奉献社会”的文明画卷。
市集聚温情,服务暖桑榆
文化市集作为本次活动的“暖心驿站”,设置中医义诊、艾灸理疗、政策咨询等24个便民展位,构建起集健康服务、文化体验于一体的为民服务平台。义诊区内,医护人员耐心为老人测量血压、讲解秋冬养生知识,并提供个性化的健康建议,让老年朋友在家门口享受到专业暖心的医疗服务。72岁的王先生体验过义诊后赞不绝口:“平时有点小毛病总懒得跑医院,今天的活动把专家请到家门口,给我做了身体基础检查,还手把手教保健方法,回家以后我会继续做,还要教我老伴儿一起保健!”“做香囊、看表演,还能和老邻居们聊聊天,最后的大合唱也让我好像回到了年轻的时候,今天的活动让我们感受到被关心、被重视,这就是中华传统文化提倡的和睦友善。”家住沙子口街道的退休教师刘女士在市集体验后感慨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主会场活动外,各街道社区也同步开展了形式多样的重阳节主题活动。金家岭街道鲁信长春社区传来悠扬民乐,木工课堂里银龄学员专注创作;石岭路社区舞蹈排练、编织课堂、合唱排练同步开展,洋溢欢声笑语;康城社区摄影课堂记录美好生活,康城小区议事厅内居民共话邻里亲情。沙子口街道西姜惠和社区开展非遗剪纸、太极培训等课程,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中式健身操、青花瓷手工画体验吸引众多老人参与。一系列活动营造出“孝老爱亲”浓厚的重阳节日氛围。
本次“家风映重阳 孝亲续华章”重阳节主题文化活动是深化“我们的节日”主题实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缩影,有效推动了文化“两创”与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未来,将持续推进传统节日文化传承创新,引导全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
编辑:刘玉红 校对:王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