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
新黄河  4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罗晓飞  

近日,《济南市黄河流域国土空间专项规划(2024—2035年)(草案)》(以下简称“规划草案”)公开征求意见。本规划落实黄河保护法、国家及省级相关规划要求,在济南市域内划定统筹研究范围和核心管控区范围,按照“底线思维、生态优先、分区施策、统筹谋划”四个策略,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济南实践,助力加快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

规划草案聚焦“三生”和谐、“五水”统筹、“三维”提升三个方面,贯彻落实黄河重大国家战略、黄河保护法等相关要求,深化细化国家、省级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市级总体规划相关内容,整合流域多规,统筹空间布局。

在“三生”和谐方面,落实“三区三线”相关要求,统筹农业、生态、城镇空间,构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衔接省级流域国土空间规划和市级总体规划相关内容,合理划定主体功能分区;落实相关规划要求,科学划定政策导控分区,实行国土空间差异化导控管理。

在“五水”统筹方面,突出水安全、水生态、水资源、水环境、水文化的统筹,系统推进流域生态保护与修复治理;重点开展流域安全防灾协同调控、流域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流域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流域环境质量持续改善、流域文化整体保护利用等工作,助推流域和谐发展。

在“三维”提升方面,推动沿黄城镇空间提质增效、沿黄乡村空间分类振兴、沿黄产业空间优化升级;高水平建设济南都市圈,构建区域协调发展新格局;制定差异化乡村振兴实施路径,分类引导乡村有序发展,保障乡村产业空间,优化空间改善人居环境;优化沿黄产业空间布局,共建沿黄现代产业走廊,规范沿黄现有产业园区布局,促进园区集约集聚发展。

规划草案聚焦济南黄河沿线地区,统筹河道水域、岸线、滩区、堤外生态区等建设控制,明确事权划分,落实黄河安澜、黄河干支流岸线、黄河滩区等管控要求,建立“控导结合”的国土空间分级分类管控机制,从“功能用途管制、空间布局管控、建设实施管理”三个方面提出实施路径。在功能用途管制方面,明确分段发展方向,制定差异化策略引导,实施差异化导控管理;在空间布局管控方面,保障设施建设空间,确保黄河安澜,统筹人、地、产、城、乡发展要素,制定差异化的高质量发展引导策略;在建设实施管理方面,突出实施导向,从保障黄河安澜、提升生态环境、建设美丽城乡、完善配套设施等方面制定实施项目。

根据规划草案,在规划实施保障方面重点健全规划实施机制,强化各方协同,加强工作参与;完善实施保障措施,加快构建黄河流域规划体系,强化规划传导落位;强化规划实施监督,将相关核心管控要素纳入“一张图”实施监督信息系统,融入济南市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与数据库,为相关管理业务提供全面、精准的数据支撑,制定近期实施项目。

规划草案规划期限为2024年至2035年。规划至2035年,实现“黄河长久安澜空间支撑更为坚实、流域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根本改善、绿色高质量发展水平显著提升、黄河文化影响力显著扩大、沿黄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全面形成”五个目标。

编辑:刘雨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