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待校友,济南用心了!
观济南微信公众号  7小时前

济南迎来一群老友,为了一件大事。

7月3日,济南第二届校友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大会举行。

这是一场老友间的聚会,更是一座城市与故人之间的双向奔赴。

会议现场发布了《济南校友经济发展蓝皮书》,为2024年度优秀“校友双招双引大使”、“校友伯乐奖”获得者、校友经济工作表现突出校友会颁发了证书。

现场6个校友人才项目、6个校友投资项目进行了签约,这是绿叶对根的情谊。

值得关注的是,当天校友经济发展组织联盟揭牌,济南的校友经济朋友圈更大了。

近年来,济南持续发力校友经济。

在今年的海右人才节期间,济南将举办校友经济特色活动18场,内容涵盖各行各业、方方面面。

如此重视校友经济,济南为了什么?

母校难忘,同窗难得。

校友是一个城市“有感情的资源”,校友经济的基础是情感经济,校友经济的力量不容小觑。

看几个数据。

去年海右人才节,济南将校友经济作为激发“人才经济”的着力点,开展了一系列活动。

一年来,济南市校友经济项目累计签约40个,已落地项目35个,已实际投资额约12.22亿元。

校友经济的力量可见一斑。

济南发力校友经济,既是看到了校友的能量,也是向“想为第二故乡做点什么”的校友们敞开大门,为他们提供丰厚的政策红利,打造成就事业的“舞台”。

校友回到济南,有没有用武之地?

答案是肯定的。

如今的济南,正处于强省会建设的关键时期。

2024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3527.6亿元,总量位居全国万亿城市第18位,较上年上升一个位次,在全国再次实现进位;同比增长5.4%,增速跑赢全国。

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等四大主导产业规模超过1.6万亿元,规上工业企业营收突破万亿元。

2024年11月国务院批复《济南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明确济南“是我国北方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战略中枢及黄河流域重要的中心城市”,济南的重要性得到国家认证。

济南都市圈加快建设,强省会战略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综合保税区、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等多个高能级平台先后落地,一系列重大战略的实施为济南发展打开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济南蓬勃向上的发展态势,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为校友们回家创业兴业,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

我注意到,此次校友经济创新发展大会暨校友经济双招双引大会,还特别安排了相关部门推介济南人工智能、机器人、新能源装备、空天信息产业政策。

这些产业既是济南的优势产业,也是济南未来发展的重点。

比如人工智能产业。

5月21日、22日,省委书记林武在济南调研外贸及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情况。

调研中他提到,要抢抓机遇,全面推进人工智能科技创新、产业发展和赋能应用,为高质量发展打开新空间。

这是对济南发展人工智能产业的鼓励和支持。

目前,济南的人工智能产业覆盖硬件、软件、算力、大模型等各链条环节,形成了较为完整的产业布局。

有数据统计,2024年,济南市人工智能企业达到430家,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达到482亿元。

如此大张旗鼓地邀请校友回济南,济南准备好了吗?

先来看,济南做了什么。

2024年初,济南建立了“1+1+4+N”校友经济工作机制,打造“高校+校友+资金+产业+城市”有机融合、共同成长、相互支持、共赢发展的新模式。

制定出台《济南市支持新时代校友经济发展措施20条》,围绕建立校友双创全生命周期服务保障机制、拓展校友来济创新创业通道、完善校友来济创业融资政策、强化校友双招双引激励、制定礼遇校友专有政策、建立健全校地协调机制等六个方面,为校友在济南扎根立业保驾护航。

去年,济南还成立了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为发力校友经济搭建了新的平台。

如今,校友经济发展促进会已经吸收230名会员,涵盖近90所海内外高校驻济校友组织。

济南还为校友们建了“家”,目前已经建成“泉城校友之家”15家、“泉城校友会客厅”19家,建设校友经济楼宇2栋,形成以才引才、以才荐才良性循环。

通过“校友圈”,拓展“经济圈”,济南正在探索一条人才经济的新路子。

对校友,济南的诚意远不止于此。

今天的济南,已经形成了“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刊一行”的招才引智工作体系。

“一节”,即“海右人才节”;“一赛”,即“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一会”,即“济南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一礼”,即“济南大学生毕业典礼”和“济南大学生开学典礼”;“一刊”,即“《走向世界》海右人才专刊”;“一行”,即“才聚泉城高校行”和“海右人才驻济高校行”。

通过“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刊一行”,济南新增人才数量保持“10万+”快速增长;入选“2024全国人才友好型城市”;连续三年获评“中国年度最佳引才城市”;位列中国城市人才吸引力百强榜第11位、北方城市第2位……

济南的“济”正在成为近者悦、远者来的人才济济的“济”!

编辑:陈彤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