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 济南有“种”
新黄河  7小时前

新黄河记者:王倩  

种子是农业的“芯片”,是保障粮食安全、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为进一步推动济南市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现代种业“保育测繁推”关键环节,优化完善企业引育、科技创新、要素保障三大政策体系,持续巩固主要农作物种子、蔬菜种苗、畜禽良种三大优势板块,加快提升中国北方种业之都建设水平,7月2日,《关于加快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政策措施(2025版)》(以下简称《政策措施》)印发。自2021年5月济南市发布《加快现代种业创新发展 全力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的行动方案》以来,种业振兴不断写就天下泉城进取篇章。

今年1月10日,第四届三亚国际种业科学家大会暨2025国际种业科技博览会圆满落下帷幕。会议期间,坐落于济南市长清区的山东舜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舜丰生物”)在现场向与会的领导嘉宾展示了基因编辑育种相关的科研成果。

在舜丰生物众多展品中最受关注的便是高油酸大豆油。这款产品是由舜丰生物于2023年获得全国第一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的作物——高油酸大豆制作而成,也是基因编辑技术产业化落地走在最前面的产品,目前已有了可市场化的产品雏形。

在1月8日举办的2024济南好成果发布暨高价值技术成果市内转化推介会上,舜丰生物自主研发的矮秆玉米获首个主粮作物基因编辑生物安全证书,入选2024年“山东好成果专报”榜单,这也是继高油酸大豆、长童期大豆后获批的第三个基因编辑安全证书,对农业增产增收、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种质资源保障。

在济南市钢城区的山东未来畜禽种业国家现代产业园,鲁西黑头羊正在自己独立的羊圈“享受”着美食,这群体型健壮的黑头羊全部来自产业园内鲁西黑头羊良种繁育基地项目,作为优良的地方品种,它们在这里接受保种与繁育推广。

为了突破种源等“卡脖子”技术,钢城区依托优质的畜禽遗传资源,与山东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共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国家现代产业园,重点建设动物P3实验室、家畜基因编辑育种中心、兽药GLP与GCP平台、保种繁育基地四大创新平台。其中,保种繁育基地以打造国家级保种场和核心育种场、建立完善的商业化育种体系为目标,建成后将进行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基因编辑育种、新型疫苗研发等,为打造“中国北方种业之都”提供良种支持。

据介绍,2024年,济南建成良种繁育基地17.6万亩,认定种子镇、种子村37个,良种覆盖率达到98%以上。常态化开展新品种区域试验与展示示范,高标准建成长清区、商河县、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三个国家级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全年展示新品种6600余个。

济南支持种业企业、种业科研机构、种业总部和生产基地集聚发展。2024年,新广农牧、辽宁联达、吉林鸿翔等9家种业龙头企业在济设立区域总部或生产基地,全市持证种业企业发展到158家,较2023年增加54家。

不仅如此,济南还加快建设种业重点项目。聚焦育种创新、良种繁育等产业链重点领域,谋划建设种业重点项目45个。其中,在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现代种业产业园,布局“百亩科创港、千亩农创城、万亩示范区等项目10个,计划投资41.7亿元;在钢城区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布局畜禽种业创新和产业集聚项目12个,计划投资44.9亿元。

“下一步,济南将锚定打造‘北方种业之都’这一目标,以重点种业项目建设为抓手,统筹做好发展载体打造、科技创新攻关、企业招引培育等工作,推动现代种业高质量发展。”济南市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称。

编辑:陈彤彤  校对:李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