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收官,传统瓷器绽放光彩​
新黄河  8小时前

新黄河见习记者:孙瑜  新黄河记者:韩明霞  

为期四天的2025中国(济南)“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在今天落下帷幕。8月18日,许多市民和游客在各个展区前品茶、赏花、了解瓷器,沉浸感受中华茶文化散发出的底蕴和魅力。

家乡情怀:青花瓷上绘制孔子名言

在江西景德镇勇佳精品陶瓷展区前,市民李先生正在给他的妻子挑选一套茶具,李先生说:“我的妻子下个月就要退休了,准备给她买个退休礼物,听朋友说在国际会展中心有一个和茶有关的展会就过来了,看到里面有种类如此丰富的茶叶和茶具,我也是挑花了眼。”一展区的负责人范立勇向李先生详细地介绍不同茶具的制作工艺和与之适配的茶叶。

“这次活动比预期要卖得更好,我也是想通过这次活动,让更多的人了解到我们的产品。”随着范立勇手指的方向,记者看到了种类丰富的茶壶和盖碗,上面各式各样的图案都是范立勇和他的同事全手工绘制而成的。

“我从小就喜欢茶具和瓷器,学的也是绘画专业,对于瓷器有深厚的情怀。所以我选择了这个行业。”范立勇提到。记者了解到范立勇做手工青花瓷器已经有十余年,他十分重视瓷器上的色彩和层次。值得一提的是,作为山东人,为了这次展会他特意做了一个关于儒家思想系列的青花瓷器,在传统的青花瓷上绘制孔子的经典名言,这是范立勇弘扬和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能工巧匠:让每一件钧瓷茶器富有生命力

在薛绍许展位前,钧瓷琳琅满目。记者了解到薛绍许是钧瓷世家,师从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孔相卿,现为河南省高级工艺美术师、中国手工委河南委员会副主任。他的作品屡获国家级金奖,并被选为国礼赠予外宾,被誉为“钧瓷文化的使者”

对于自己现在所作的事业,薛绍许十分自信和自豪。钧瓷的艺术风格,红为最,紫为贵,天蓝月白胜翡翠。每一件作品,都是匠人的血汗和辛苦的结果,用心去创作才能做出好的作品。据资料记载,钧瓷始于唐、盛于宋,是中国古代五大名瓷之一,并以其独特的釉料及烧成方法产生的神奇窑变而闻名于世。钧瓷有着千变万化的窑变色彩。薛绍许还提到在钧瓷中有一句古话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钧瓷无对,窑变无双”。每一件钧瓷茶器的釉色和纹理都独一无二,无法人为完全复制。

钧窑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有着极高的鉴赏价值,有着“黄金有价钧无价”的说法。作为钧瓷文化的优秀推广者,薛绍许一共有20多位徒弟,他表示,钧瓷都是有生命的,每一个钧瓷就和中国的美一样,有含蓄、开放、包容、洒脱和朴实。“我想将钧瓷艺术更好地传承下去,让每一代中国人都感受到钧瓷所带来的魅力,更加坚定和发扬我们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同时让这种窑变艺术和形之美走出中国,迈向世界。” 薛绍许说道。

从景德镇青花到钧窑万彩,匠人匠心点亮济南“泉·茶”周

从景德镇的制瓷人范立勇到钧窑艺术家薛绍许,他们都传递出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和对自己所从事的工作的热爱。

这次中国(济南)“泉·茶”国际文化艺术周让更好的艺术品展示在百姓面前,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工艺之美,展现了中华文化的各种瑰宝。弘扬传统文化不仅需要优秀的手艺人,也需要年轻人的参与,用青春的力量才能推动文化传承的“一池春水”。

摄影:孙瑜  编辑:陈彤彤  校对:刘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