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黄河见习记者:孙瑜
夜色降临,行人归家,济南褪去了平日的喧嚣,留下了夜晚的宁静,但他们的一天才刚刚开始。在周日晚上11点,记者来到了济南西站公交枢纽,此时匆忙的人们大部分都是从济南西高铁站出来进行换乘的乘客。
济南西站公交枢纽是连接乘客从济南长途汽车西站、济南西高铁站到目的地的重要纽带,K202更是贯穿了济南从东到西29km的路程,被称为“经十路上的大动脉”。在K202零点末班车上,记者采访了已有9年驾驶经验的司机张峰。谈到工作时,他总是露出笑容说:“我们的责任就是保证安全平稳地将乘客送回家。”在路灯和车内灯光的映衬下,从他闪闪发光的眼神中,记者看到了他对自己工作的自豪感和认同感。
末班车的“守护者”
23点40分张峰开始了发车前的最后准备工作,检查消防设备、车胎气压、打开车内空调制冷。
00:00张峰准时开始了他的末班车行程,他会热心地帮助乘客,准确清晰地告诉乘客线路是否符合他们出行的需要。尽管末班车工作时间很晚,上下车的乘客也不多,张峰依旧会主动和每个乘客问好,在到站时规范地停车报着站名。
在行进的路上,张峰的目光一直专注于前方,熟练地驾驶着,经十路路灯的照明足够亮,不会遇到因夜晚能见度不够而发生意外的情况。有几个经常坐末班车的乘客和张峰都是朋友了,每次上车下车都会和他打招呼。
“有时候看到眼熟的乘客在打瞌睡,我会在他们下的站提醒一下,还有个女乘客经常坐末班车从经十纬一到终点站,每次上车下车都会很礼貌地和我打招呼。”类似这样发生在K202车厢的故事还有很多,谈起之前的经历,张峰面带笑容说道:“帮助乘客本来就是我们公交司机的责任和义务,末班车不像白天,一趟赶不上就没有下一趟了,我就是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尽量地多帮助乘客。”
舍“小家”,为“大家”
工作的性质也让张峰有着不同的作息时间,下午3点起床,4点准备出发到车站检查车况,进行车内的清洁工作,5点开始从刘智远村北开始跑两圈,最后一班就是零点从济南西公交枢纽发车的末班车。
约凌晨1点05分到达终点站后,张峰会骑15分钟的摩托车回家。早上6点起床给女儿做早饭,送女儿上学。再次返家后,张峰会戴着耳塞拉紧窗帘睡到下午,再开始一天的工作。
记者观察到,在整个行车过程中,张峰基本上很少喝水,“夜班还好,要是平时跑晚高峰时段基本上就不喝水了。”由于工作要求,中午需要休息,张峰一天也就吃两顿饭。
对于这样的生活,张峰和他的家人也早已习惯。“有时候也想多陪陪女儿啊,但每天只有吃早饭和上学路上能陪孩子一会,晚上到家的时候孩子也睡着了。”提到家里,张峰的语气变得更加温柔了。
因工作原因,张峰记不清错过了家里多少重要的时刻,很多节假日都没时间陪伴家人,很多事情都是他妻子一手操办。“还好老婆和孩子都比较理解支持我,这也是我更加努力工作的动力和意义”。
在车厢传递温暖
在K202的驾驶过程中有很多暖心的事情发生。张峰会主动上前帮扶行动不便的老人上下车;下雨天时会把车靠到站台,尽量不让乘客踩到水里;有一次一位老人突然晕倒,张峰及时施救并联系老人家属,确保了老人的安全后,才开车离开。
谈到自己的工作时,张峰说“汽车站高铁站都在这里,客流量大,我们就是老百姓的专职司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满足乘客的要求,做到全心全意为乘客服务”。
让张峰印象深刻的是去年中秋节的一趟末班车行程。“那个女乘客从刘智远村北坐到高新法院,下车时送了我一盒月饼,祝我中秋快乐,那时真觉得特别温暖”。张峰说这是他开车以来第一次收到了乘客的礼物,那几天开车他都感觉特别开心,身体都特别轻快,仿佛路上的时间都缩短了一样。
在张峰看来,乘客的一句谢谢,一声问候就是对他工作最大的支持和鼓励。结束了末班车的行程,张峰收拾好车内的卫生,检查了是否有乘客遗落的物品,然后骑上摩托车回家,在他的背影中,记者看到了一个末班车司机的责任与坚守。
开好每一班车,站好每一班岗,服务好每一个乘客是张峰一直以来坚持的职业素养。“把乘客安安全全送回家,不管是晚上十二点还是一点,能有公交车坐,这就是我们末班车存在的意义”。在这趟末班车的路程中,记者看到路上有正在送餐的外卖员、有在等待接单的代驾、有在施工道路的工人,还有夜摊上的烟火气。夜晚总有人在外面奔波,他们的付出就像夜晚的星星散发着自己的光亮,守护这座城市的万家灯火。
摄影:孙瑜 编辑:韩璐莹 校对:汤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