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右时评 | 这波“人才招引”,济南做对了什么?
海右人才微信公众号  7小时前

01

前段时间,我参加了一场新书发布会。

这本书由济南市委人才办推出。名字听着就挺暖,叫《我在济南刚刚好》。

两位嘉宾的故事,让这座城市的人才温度具象起来。

著名作家鲁先圣来济南30多年,他搞文学创作、钻研书画,一直恪守着“埋首耕耘,不问收获”的人生信条,从没想过“高层次人才”头衔会落在自己头上。直到获评C类高层次人才,他真切觉得这座城市把每个人的努力都看在眼里。

他后来翻《我在济南刚刚好》看到医疗保障政策,试着给辖区医院打电话,接线人员热情又耐心。一番沟通下来,这位在济南奋斗半生的外来者,彻底被这份贴心暖到了。这比任何“引才口号”都有说服力。

济南知名文化学者周长风的发现更耐人寻味。他翻遍古籍找出十句赞美济南的名句,“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出自杜甫,“济南潇洒似江南”来自黄庭坚,“家家泉水,户户垂杨”是刘鹗所写——这十句话,出自外地来济的名士。这背后藏着济南发展的核心逻辑:从古至今,这座城市的成长与辉煌,从来离不开人才的涌入。人才流带动信息流、技术流、资金流,新市民带来新理念、新文化、新事物,唯有敞开怀抱吸纳八方英才,城市才能打破禁锢、迸发活力,实现持续跃升。

02

风烟谁道江南好,人物都传海右高。

如今,这场人才故事有了新章节——2025年9月20日,“天下泉城聚天下英才”中国·济南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将启幕。

这场盛会的规模足以见得济南的诚意:计划组织2000余家用人单位参会,覆盖国企、高新企业、民企、专精特新企业、驻济高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等,它们来自济青人才高质量发展轴带及济南都市圈9市,带来2.7万余个优质岗位,向全球人才发出邀请,预计将吸引5万名以上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汇聚泉城。

这绝非简单的招引会场,这是济南向世界亮出的“城市底气”:要让人才在这里看到产业的奔头、找到文化的共鸣、感受生活的温度。

03

懂行的人都知道,人才招引的关键从不在会场,而在“人才是否愿意把心留下”。比起轰轰烈烈的宣传,如何让人才心甘情愿扎根,才是真正的考验。对此,济南打出“城市认知、文化共鸣、生活共情”组合拳,每一招都精准戳中人才内心。

第一招,用“城势”打开认知大门。

1100平米的“城势・济南”专区,就是济南的“实力说明书”。

“才汇·济南”招引专区,聚焦全市重点项目建设、重点产业发展需求。还有“潮涌·济南”活力专区,全方位展现城市的蓬勃朝气与发展机遇。

更关键的是,各区县的政策专员守在展位前,“一对一”解读“人才双30条”,所有疑问当场解答,不搞模糊地带。

第二招,用“文脉”唤醒情感共鸣。

“文脉・济南”专区里,传统文化被创新演绎。李清照的“常记溪亭日暮”以动漫形式再现,辛弃疾的“醉里挑灯看剑”配上沉浸式演绎,甚至还有中医现场搭脉问诊。这场人才大会,活脱脱变成了一场“济南文化盛宴”,让人才在文化熏陶中,与这座城市产生深度联结。

第三招,用“烟火”温暖生活日常。

400平米的“烟火・济南”专区里,设置“必吃榜”微型市集,用最具感官冲击力的方式展现济南的“烟火气”和生活幸福感,满足人才对“吃得好”的关切。

200平米的“Happy・济南”专区更热闹,正是这些不聊工作的小细节,让济南成了人才心中“来了就不想走”的理想生活地。

04

透过这场人才盛会,我们看到的不只是一次招引活动,更是济南城市竞争逻辑的“全面升级”。当下城市间的人才工作,早已不是拼短期诱惑、比政策力度,而是比长期共生的能力、看生态温度的高低。

济南的破局之道,首先在于读懂了城市基因的价值。它没有盲目效仿一线城市的“国际化”,而是把“产业扎实、文化深厚、生活宜居”的优势做到极致——产业专区精准对接产业链,让人才有用武之地;文化专区激活泉城魂,让人才找到精神归属;生活专区营造幸福感,让人才安心扎根。

其次,济南的人才服务跳出了“被动响应”的框架,做到“主动向前一步”。它不只是“你要什么,我给什么”,而是预判人才需求:职场赋能板块设性格测评、深度洽谈室,医疗保障有专业医疗队值守,“泉城百校共未来”活动提前规划5条考察线路。这份“超前服务”,让人才感受到的是“被重视、被珍惜”的尊重。更关键的是,济南打破了“单打独斗”的思维,用区域协同放大人才效应。它拉上济青人才轴带、济南都市圈9市,联合200余家企业共同参与,不仅给人才提供了更多选择,更让“在济南工作,辐射整个区域发展”成为可能,为人才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

还有一事值得一说。

9月19日至21日,周杰伦演唱会将在济南奥体中心体育场开唱。此时,适逢第四届高层次人才招引大会启幕。

这是“逐梦”与“欢歌”的相逢,更是一座城市的烟火与浪漫 —— 它不仅以广阔赛道承载奋斗梦想,更以多元精彩滋养生活诗意。

几天前,刘若英的演唱会刚刚结束。从老济南“曲山艺海” 的回忆,到现在演唱会、音乐节密集上演,本质上都是济南对大众文化需求的精准呼应。

那些到济南来看周杰伦演唱会的年轻人,济南真挚邀请您,到人才招引大会来逛逛,让人生多一种选择。

05

当济南用“产业赛道”吸引人才,用“文化底蕴”打动人才,用“生活温度”留住人才时,我们看到的,是一座城市的“觉醒”——它不再把人才当“资源”,而是“伙伴”;不再追求“短期流量”,而是“长期共生”。

真正的城市竞争力,从来不是“我有什么”,而是“我能给你什么”;不是“我想引你”,而是“我想和你一起变好”。

编辑:陈彤彤